这会儿提出分家,其他人都没啥意见,赵玉梅却第一个反对起来。
赵玉梅讪讪道,“娘,分啥家啊,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不是过的挺好的吗?
不分家,一大家子之间,能互相多关照一些,您说是不?”
赵玉梅也不是傻子,知道分家了对他们大房没任何好处。
先不说苏振华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一人一年下来能挣不少工分。
就说说,陆婉家里条件那么好,给苏家带来了那么多嫁妆。
要不分家的话,她们大房就也能顺便享受到。
如果分家了的话,陆婉的便宜想占到可就难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不分家都是最好的。
朱爱花白了一眼赵玉梅。
这个儿媳妇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朱爱花摸的一清二楚。
什么事都想着占便宜,生怕吃亏。
要是不分家,依着老三媳妇儿那温善的性子,还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呢。
“别拿你那一套歪理,说是一家人,以前也没见你有个嫂嫂的样子。
现在分家了,以后还是一家人,往后遇到困难,你们兄弟之间,还是要互相帮助的。”朱爱花说了句。
除了赵玉梅,其他人都是点头答应,听从家里长辈的安排。
赵玉梅有些急了,赶紧推了一下苏振东,希望自己男人能帮她说几句。
谁知道苏振东也没搭理她。
赵玉梅气的郁闷的噘着嘴。
朱爱花这会儿可不管赵玉梅高不高兴,很快便做好了分家的安排。
“除了厨房和堂屋,咱家一共七间屋子,你们一房两间,我和金菊一间。
还有,家里大米一共有三百二十斤,白面九十斤,还有粗粮一千四百一十八斤。
分家了,我和金菊的口粮拿掉一部分,大米拿五十斤,你们每房分九十斤。
白面我们拿十五斤,你们一房分二十五斤。
粗粮我和金菊拿二百一十八斤,你们一房四百斤。”
这么多粮食,听着虽然不少,但很快就能消耗完。
细粮少,粗粮多。
粗粮像红薯,土豆之类的,比较占重量,听着虽多,其实没多少。
如果不紧着吃,勒紧裤腰带,这点粮食估计都坚持不到年底分粮的时候。
朱爱花顿了顿,又继续道,“我这手里剩的钱也不多了,一共还有七十八块。
你们一房拿二十,剩下的我自己用。
家里锅碗瓢盆之类的,就不给你们分了,没多少,也是我和金菊留着用,你们每房自己置办去。
再就是以后的养老问题。
我老婆子自己现在还能干,能挣工分,每年自己的口粮应该是够吃的。
但肯定有老了,干不动的那一天。
那时候,你们兄弟三,一起负责我的养老。养老粮几房平均拿,医药费的话,也是平摊。”
做出这样的安排以后,朱爱花觉得差不多了,便问道,“我说的分家安排,你们几房人有没有啥意见?
要是没意见的话,那就这样把家分了。”
苏振东赶忙道,“娘,听你的,我没意见。”
二房两口子觉得朱爱花的分家安排挺合理公平的,也跟着应和道,“娘,我们二房也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