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苏钰儿的梦境?”
看着面前的景象,我稍稍有些讶异。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街道两侧的店铺复古破败,街上有上百人排着长龙,从街道的一段,排到另一端,尽头有白色的雾气袅袅升起,仔细看去,似乎是个施粥的粥棚。
从这些人的衣着打扮来看,他们应该是百年前的人无疑,有的穿着长褂式的棉袄戴着毡帽,长长的大辫子缠在脖颈之上,有的穿着破皮袄用头巾围着脑袋,双手互插入袖口中以避严寒,更有的干脆用麻片披在身上,缩成一个肉球……
天寒地冻,恰逢灾年,百姓民不聊生?
这些词汇在我的脑中一一浮现,不免有些好奇苏钰儿会以怎样的方式登场。
“苏家这粥是越来越稀了,早知道不来领了。”
有人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碗从粥棚的方向走来,一边走,一边抱怨道。
我着重地看了看此人,厚棉袄,厚棉鞋,还戴着一顶狗屁帽子,虽然看上去算不得富裕,但应该也不至于沦为靠接济为生的地步啊!
“宋三,你这碗是越来越大了。你家也不困难啊,你怎么还来领粥呢?”
排队的人中有认识这家伙,笑着打趣道。
“咋地,就兴你们领,我不能领?苏家那么有钱,我喝他们家一点儿粥咋了。再说你家也不困难,你不还是在这儿排队吗?”
宋三回怼道。
“可不,说的就是啊!苏家那么有钱,不喝他们家一点儿粥,那可对不起他们。行了,快回去吧!晚上要是没事儿,上我那儿喝两盅,记得把你的婆娘也带上。”
“滚犊子,少惦记我家婆娘,有种去惦记苏家大小姐去!那小妞才标致嘞!”
“切!瞧不起谁呐?那苏钰儿的小手我又不是没摸过,又白又嫩,比你那婆娘的猪爪子可强多喽!”
“滚犊子,再贫嘴我削你啊!走了,这天儿太特么冷了!”
宋三缩了缩脖子,不再理会那个贫嘴的男子,小跑着离开了这里。
听过他们的对话,我不免有些恼火。
感情这施粥的粥棚就是苏家的,可这些不要脸的东西白白领粥喝不说,还嫌这嫌那,甚至还对人家苏钰儿污言秽语,真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对于这样的王八蛋,还给他们粥喝,直接大棒子伺候就行了。
正在我腹诽之际,排队领粥的队伍前头,似乎发生了什么骚乱,有争吵声,有喝骂声,好事儿的人都围了过去。
我也随着人流凑上前去,定睛一瞧,一个身披白领褐色斗篷的漂亮女孩儿进入了我的眼中。
她有一双又大又亮的美眸,皮肤白嫩,双颊似是因为寒冷,而微微泛红,就像是水蜜桃一般,让人看了就想咬上一口,她的脸精致无瑕,这边微微一笑,透着如水的温柔,虽披着又厚又大的斗篷,可斗篷微微扬起时,仍能看到那婀娜的身段,个子不高不矮,为人落落大方,真是个难得一见的可人儿。
无常簿上说,苏钰儿生前秀外慧中,为人良善,屡施恩德,我猜测这应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苏钰儿了。
此刻,她正站在粥棚之中,一口正冒着汩汩热气的大锅位于她的身前,身旁是个吓坏了的丫鬟,再往外两侧则各站着一位武夫打扮的汉子,双臂张开,正拦着粥棚外欲闯进来的几个流氓地痞。
“苏钰儿,哥几个排了这么久的队,你就给我们几碗稀汤,真把我们当臭要饭的了吗?”
当首的流氓大声喝道,瞧他长得五大三粗,脸上有条骇人刀疤,显然并非食不果腹的穷苦人,此刻在这儿排队领粥,想必另有因由。
“恰逢灾年,我苏府也并不富裕,家中一日三餐,已经改成了两餐,而且多日未见荤腥,我家小姐此时仍能慷慨解囊,你们怎么还不知足?”
那个丫鬟打扮的姑娘回声道,脸上满是委屈和恐惧。
“你苏府不富裕?你们若都不富裕,这八义镇还有哪家富裕?少说废话,要么拿出百两白银来,要么老子就砸了你们的粥棚!”
“粥棚是为了接济穷苦百姓,你赵五爷也是穷苦人不成?”
右侧的护卫怒声道。
“呵……一条狗,也敢这么跟老子说话,不怕晚上挨刀子吗?就如今这个世道,又赶上这么个大灾年,哪个不是穷苦人?你苏府家大业大,区区百两白银,难道也拿不出来吗?若是真的没钱,又何必在这儿假惺惺地施粥?我问问大伙,他们苏家说没钱,你们信吗?一锅水,就撒上几粒米,便美其名曰济世救人,真是假仁假义!要我说,就该砸了他们的铺子,抢光他们的粮仓,让他们苏家知道知道,我们这些穷苦人,可不是随意欺惹的。大家伙说,对不对?”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赵五爷找了托儿,还是这些在此领粥的人各个都不是好东西,竟真有人在人群中附和起来。
“没错儿!苏府那么有钱,却假仁假义,就该抢了他们的粮仓,让大家伙度过灾年。”
“苏家乃是八义镇第一巨富,怎么就不能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每人家送一袋子米,这算什么难事儿?还满口的仁义道德,你们苏家刚来这里时,我们可没少帮你们,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
听着他们各个义愤填膺,我不免心中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