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年收拾的时候旁边的一个街坊出来看到了他,于是好奇的问道。
而且这不像是红红饭店里的面一样,刚端上来还有些烫,陈年面前的这一碗面,虽然摸着碗是烫的,可面条早已在和浇头拌匀的过程当中失掉了一部分热量。
陈年也把一碗又一碗的面端到了桌子上。
陈年点了点头:“对了,根柱哥,咱们这儿是不是很多做生意的啊,就是王掌柜那种。”
一开始陈年还用筷子挑着吃,吃着吃着就开始凑到碗边去用筷子划拉。
喉结上下耸动之间,这一大碗面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吃进肚子里。
随后陈年也往面里倒了不少的醋进去。
听到这话陈年马上站起身来:“根柱哥,嫂子,让我来吧。”
有的人吃着吃着碗里的菜没了,于是又过来要,而张传芳也十分大方地又给他们舀了一勺素浇头。
“哎,柱子,这小子是谁呀?”
一时之间呼噜呼噜的声音响起,这些大多都是精壮的汉子,一手托着碗,一手拿着筷子,在简单的搅拌了两下之后,就将头埋进了碗里。
反正不说别的,就咱们这儿的几个大户,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善人,人家自己挣多少钱和咱们没关系,而且咱们也管不着,但人家赚来的钱知道对老百姓好,这就够了。”
但就在这时,有些先吃上的此时已经吃完了。
“在余顺县有包括王掌柜在内的几家比较有名,但在咱们灵马县也有四大家族,分别是水,李,刘,马。
为首的那人是个看起来约摸五十多岁的老人,头上还带着一个圆顶的小帽子,流着两撇山羊胡,看起来很是精明的样子。
那个素浇头吃着有点像是北方的烩菜,肉浇头上土豆丁的大小和小拇指第一节相当,肉的大小比土豆丁还要小一半。
不过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突然有一队马车走了过来,停在附近。
有肥有瘦。
他们此行要去的是江西武夷山。
陈年听着这对话,发现对方的口音和高根柱有点类似,但又有点不大相同。
看着面前的这一大碗面,陈年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根柱哥,我感觉你的思想觉悟特别高,要是全天下都能像你这样就好了。”陈年感叹道。
“老板娘,再给我来一勺白菜豆角。”
他们是来自余顺县,距离自己所在的灵马县有着大约五十里的路程,早上出发,中午差不多也就来到了这边。
吃完的几人端着碗走了过来,张传芳也舀了两大勺面汤在他们的碗里。
陈年就在一旁听着,心中一动。
“王掌柜,您的面。”
因为有些地方比较排外,他并不清楚灵马县是不是这样。
“不过你这边找个伙计也挺好,能帮你们干干活。”
每一筷子下来都有面条和菜被送入口中。
“刀削面吧。”高根柱回答道。
于是他们又做了几碗面。
于是张传芳又对着他们问了一句:“要不要面汤?原汤化原食。”
“那倒是。”就陈年相处过的那些山西人里大多其实都挺不错的。
“根柱哥,我来。”
高根柱见到对方后脸上露出笑容:“王掌柜,又要出去做买卖了?”
反正现在浇头还有而且面也还有。
王掌柜一行有三十一个人,但由于这边的桌子有限,再加上还有其他客人,所以也只有七八个在这边坐着吃,其他人都是端着碗到马车那边吃。
但这种活陈年哪能让老板娘去干,自己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小伙计自然得表现表现。
而张传芳则是负责煮面和浇头。
“怪不得出来之后要吃面,不然的话出了省,再往南走走,想吃到这边的面条就很难了。”陈年心里寻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