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心里感美极了,转头看向一旁立着的两个小斯。
“张三,赵四,你们陪着夫人在城里转转,夫人少一根毫毛,扣你们半年饷钱!”
说罢,林渊先行离开。
赵甲第收拾一番之后,带着满腔的怒气也出了林府。
可她刚走出们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了!
马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还有成排的树木,以隔绝噪音以及灰尘。
不仅如此,每一个路口都有标牌,标注了什么街,什么路,防止行人迷路。
仔细一瞧还能发现,这里的人出行是有规矩的行人马车,全靠右,一点都不拥堵。
而且,每个路口,都有套着红袖口,挥动小红旗的人在指挥,什么时候行车什么时候行人。
一切都井然有序,相比京城都有过之无而不及。
看着这一切,赵甲第心里咯噔一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忆中,蓝田县令的奏书里面,
说的都是百姓个个面黄肌瘦,食不果腹,到了冬天更是饿殍遍地。
可眼看路上的百姓们,一个个红光满面,哪像是吃不饱饭的样子?
只是一眼,便能看出如此巨大的差别,细枝末节之处,恐怕更会令人惊叹。
相比之下,朝堂的臣子一个个说的天花乱坠,吹捧自己政绩如何。
在林渊面前,其实就是一帮酒囊饭袋!
想着,对于自己刚才的怒火又觉得有些羞愧。
朝廷的飞骑都是干什么吃的?
蓝田县距离京城不过二百里,怎么就没人发现这林渊弄虚作假?
她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住愤怒暴躁的情绪问道。
“这路……怎么和我见过的不一样?”
身后跟着的张三听闻,立即恭恭敬敬的接话。
“夫人,这您就有所不知了,这是我们姥爷针对车马拥堵,特意发明的一套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而且这地面也是做过特殊处理的。”
赵甲第疑惑道:“交通规则?”
李四脸上带着笑,温声细雨的回答:“夫人,您有所不知,想当年蓝田县穷的叮当响 到处都乱糟糟的。老爷上任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对!”
张三一脸谄媚,“现在,县里面是水泥路,下面的村屯也全都搞了村村通。老爷说,路修的好,县内的产品才能走出去。”
赵甲第若有所思,虽然没明白水泥路到底是什么东西。
可不管林渊是贪官还是好官,要致富多修路,这话说的绝对是对的。
想着,接着往前走。
抬头看见道路两侧的匾额,发现很多匾额的右上角都有一个“官”字。
“为何上面会有官字?”
张三解释道:“夫人,带官字的都是县衙的产业,就好像酒店、洗浴、赌场,只要外地的可是个客商来了,一条龙服务下来……嘿嘿……”
一条龙服务?
赵甲第疑惑,脑子里想的是一条系着围裙的龙端茶送水,忙来忙去。
没明白什么意思。
看出了自家夫人的疑惑。
李四开口解释,“雁过拔毛兽走留皮,咱们蓝田县的规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从蓝田县活着带走一个铜板!”
赵甲第听明白了,也彻底懂了:
这特么是我大周的县城?
这尼玛不就是持证上岗的土匪强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