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大早,
江北、江开,还有李圆圆一行人带着几个大包裹离开了燕山大队。
他们要带着李圆圆先回去看看父母,等安定下来,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当天下午,邮递员又来了一趟村里。
这次给村里送来了两封录取通知书,一封是给老知青陈梦儿的,还有一封,是给村里的考生。
俩人都考上了中专。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俩人都激动的直掉眼泪。
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一众考生们则更加焦虑了。
尤其是那些老知青,一个个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苍蝇了。
看着那些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一个个都收拾包裹回城,她们的脸色那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接下来的几天,村里一直都没有录取通知书再送过来。
村里已经开始有了传言,说这次考上的,应该也就这些人了,至于其他人估计都没考上。
这些话一传出来,那些还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知青们就更加着急上火了。
一个个茶饭不思,夜不能安。
一有空就去村口守着,等着邮递员过来村里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们能第一个知道。
然而,她们没能等来邮递员的身影,倒是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知青。
看着人家喜气洋洋的回城读书,她们的心里更难受了,眼底全是不甘和落寞。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
不断有记者过来采访慕允汐这个省状元,问的大多是她的学习方法和心得。
以及她的成长环境、对未来的规划、和对教育的看法。
这些记者都不是空手来的,单位都给准备了些东西让他们带过来。
有些准备的是钢笔、书本、搪瓷杯那些实用的东西,还有的直接准备的红封送到慕允汐手上。
红封里的钱虽然不多,但被村里的那些婶子大娘们看了去,一个个还是羡慕的看直了眼,心中感慨不已。
也因着慕允汐的这个‘收入’
村里不少人都开始重视起了孩子们的学习。
慕允汐一个女娃子都能靠学习挣到这么多钱
她们家的孩子说不定也可以呢?
那可是几百块钱啊!比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还多。
抱着这个想法,一时间,村子里的学习氛围空前的热烈了起来。
一个个都哄着家里的孩子要认真学习,慕允汐和盛知奕就这样成了家家户户激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