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点头。
十几两的银子在两千两中占比很少很少,这个成本几乎快能忽略不计。
江向北又道:“对了娘,青山姑父说他们也一并运了糖,所以送货的费用他们也出,你说定多少合适?”
沈清明白老四的意思。
不要他们出,江二爷他们肯定不愿,而且都是送货,按比例出费用后面说话做决定才方便,所以这个费用即便他们不要,江二爷谢青山他们也必会要求出。
还不如大大方方定个比例出来,约定好以后行事也方便。
“咱们送的货物多又重,回来运送的货物也大多是我们的,他们就出个一成或两成吧。”
不会太高,低于一成也没法算呀。
“好。”江向北应道,心里有数了。
该聊的聊的差不多后,车厢里恢复安静。
江向南想的是娘找到挣钱的营生,嫂子小姑们制作,四弟卖出去换成银子带回来;
而他也想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帮家里额外多挣些银子回来。
江向北想的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像苏木家的牧场是很大,牛马羊很多很多,可卖不出去所有人都过得惨兮兮;
自家也是如此,他必须要找多多的销路,这样自家的毛笔以及肥皂无论做出来多少都不用担心卖不掉。
沈清考虑的则是不够,还远远不够。
放在以往,月入一千多两银子,在农村那真是顶顶好!
可他们以后要去京城开店,要购置大宅子居住,后面说不定要购买属于自己的商铺,还要组建商队只有强大了,才不用担心秋姨娘再下黑手。
也有能力在她下黑手时反击,而不是像之前两次只有被动抵抗的份,而没有反击的能力。
所以生意还需扩大。
毛笔工坊已经增加了不少人,以目前的产量一个月进账八九百两不成问题。
肥皂生意还能扩大单单沈州的市场还没彻底打开,加上羊油充足,牛奶也有,完全可以增加品种销往京城。
这样的话,只自家几人小作坊式的生产远远来不及,得扩充人手。
毛笔用的是村子上人,肥皂可以用自家下人,都是签订了卖身契的,用起来安心。
扩大后的肥皂工坊,月收入进账估摸能达到两千两,而羊油渣猪油渣供应工坊和整个村子人家都绰绰有余。
再也不用担心油水不足的问题了。
京城开火锅店的事也能提上日程,还有和苏木商谈送货事宜;
牛羊肉、内脏都送往京城,羊油、羊毛送往村子;
火锅店想要开起来并且一炮而红也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选址、装修这些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蘸酱的调制,还有各种搭配的糕点、凉拌菜等等;
好在这才年初,火锅店开业最好的时间是秋末冬初,时间上来得及。
摆在眼前的紧急事,一是开荒种红薯和药材;
二是加盖肥皂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