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个月一百五十两!
家里十多口人,相当于每人月入十来两银子,这日子,不敢想呀。
一直没开口的江二爷对上谢青山问道:“沈州的反响如何?若是再送过去,还卖得掉不?”
江家人又齐齐看向谢青山。
对,还得卖得掉,他们倒是不怕苦不怕累,甚至晚上点火把都能做,但做出来的要是卖不掉那也没用啊。
谢青山沉稳道:“短时间不行,即使去了卖的估计也多不了,但大嫂子家要去京城,咱们可以跟着也运送一批去京城;
家里继续做,返回来时趁着天热起来前再送一批去沈州,余下的只能等到九十月份天冷后了。”
他们家的麦芽糖之所以好卖,是因为麦芽糖会趁热反复拉扯,每根糖条里面有一百多个小孔洞,这让麦芽糖变得酥脆好吃。
天气一热,糖化了发粘,这份酥脆就没了,所以他们只能挣冬季的银子。
好在现在身处北方,冬季漫长,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能多挣两个月银子。
江二爷当即拍板:“明日去城里,大量购买糯米和麦子回来!
有力气的汉子们和妇人们负责糖坊,余下的人不管老小都去地里开荒;
三家合在一起吃饭,你们选几人出来轮流做饭,顿顿有肉有蛋,肉去城里买糯米和麦子时一起买回,不够吃的话再从你们大嫂子那买油渣回来炖菜;
这两批卖的六百七十八两银子,留两百二十七两银子作为购买糯米麦子以及肉的成本,余下的每家分一百五十两。”
一下子分了一百五十两银子,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开荒是累,但顿顿有肉有蛋啊,并且也就是今年需要开荒才在二月份就开始劳作,等明年时不需要开荒,一直等到糖坊结束估摸才耕种,就不累了。
再说今年就算累也值得!
那可是一个月一百多两的银子啊,才只能挣五六个月,要是可以选,一年到头累也值当!
毕竟干什么活能挣到这个数?有银子挣还嫌什么累!
江二爷又问道:“青山,你和江家小子们说了出运送货物的花费了没?”
谢青山点了点头。
其他人一头雾水。
谢青山将平摊运送货物的工钱花销说了一遍,又道:“爹是怕提前说了,还没见到银子你们压力大,就吩咐我和向南向北商议。”
如今收入很好,又留有二百多两当本钱,外出的十几两银子自然不在话下。
“嗐,别说挣了银子,就是亏了,咱们该出的也得出啊。”赵明月爽朗道。
真不是她马后炮,而是做人做事本该如此。
做生意有风险,而且合伙组队运货,哪能让沈清一家出?
不管自家生意如何,挣不挣银子,都该出一份!
江五爷也跟着点头。
三家当家人都认可了,谢青山道:“我待会去找大嫂子商议,看怎么个定法?”
其他人都没意见。
转而开始商议加大力度做麦芽糖,以及晚上吃什么?
“今日买了猪肉回来,虽然不多,但还有大棒骨,待会用大棒骨呼酸菜吃!
猪肉明日拿来炖干豆角,等进了城,再多买些猪肉回来,最近一段时日又要制糖又要开荒,给家里人好好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