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前人多少付出;想想那些英烈。
我们如今能够在这工作是光荣的事。”
一些主管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过于关注非主营业务?
这其实并非绝对错误:暖气炉减少了煤炭消耗;惠农压水井得到了农业部肯定,帮到了大量农民;红星拖拉机制作虽然简陋但也焕发出了生机。
想到这些,众人觉得自己不应只顾眼前小成而丧失那份奋斗精神。
此时王国栋抬起头看到书记坚定的眼神,明白了他在说什么。
“我们确实失去了工人阶级的精神。”
慢慢地,人们开始抬起头直面现实并决心改进。
王复汉见此情景,深感欣慰,于是继续强调:
“我们不能在这里得过且过,而应该积极向前看,努力拼搏。
我来是要带动大家一起干,不是享乐主义。
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度难关,恢复优良的传统,人人平等共同奋斗。”
会上,大家听他的话感到振奋人心,王书记成功点燃了全厂职工的决心之火。
午餐时间,会议结束后没有掌声亦没有嘲笑,只有无言以对。
王书记独自离去,而几位主管回到办公室处理事务,车间主任迅速召集各科室负责人开会传达会议精神。
与此同时,宣传员于海棠按照指示广播新规定时因紧张声音都有些发颤:
第一条: 轧钢厂的所有收入需统一管理调配。
这一调整旨在消除内部福利差距大的现象。
然而第二条引发了更强烈的反响:
\"坚决抵制享乐思想;坚决杜绝奢侈攀比之心;杜绝懒散工作作风;杜绝消极怠工情绪;彻底消除不合格行为。
\"
这几项严厉的规定给所有员工带来了深深的冲击。
在宣传部工作的林小燕,一直是厂里的焦点人物,甚至被誉为“轧钢厂的明星”
。
她常常觉得高人一等,然而听了这番话后,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作为宣传部电影放映员的小李同样感到背脊发凉。
未来到乡下,不能再随意接受土特产了。
车队司机们聚集在一起,脸上满是愁云惨雾,最终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负责采购和行政事务的员工也不例外。
此时此刻,轧钢厂似乎笼罩在一重阴影之下。
工人们面面相觑,一条一条反复揣摩这些新规定。
“杜绝享乐主义”
这一方针容易理解,在这个食物短缺的年代,大多数人都还在温饱线挣扎;然而相较其他地方,轧钢厂至少能让工人吃得饱、吃得好,有时还有肉吃。
这样的待遇被当作是一种特殊福利似乎也有点道理。
许多人心生虚荣,跟随着这位叫林小燕的人一起脸色惨白,过去常利用轧钢厂工人的身份在邻里间炫耀。
现在看来这一切可能都要画上句号。
车间里的刘师傅听完新指示后,眼神闪烁不定。
他在四合院中凭借工人的地位赢得了尊敬。
但当提到第三个要求时,他的眼神里再次燃起了斗志——看到太多不作为者占据高位,自己明明更有才华却被压榨,现在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