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先不要看。
ps:发高烧了,391度,今天还差三千字,明天白天在这一章下面补,谢谢大家能够理解
……
……
时间一晃过了三天。
临近辽西城,天色已经昏暗,看着人来人往的商客,众人发现辽西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贫瘠。
明和玉道:“我还以为辽西贫瘠寒冷,如今看来,虽然没有其他郡县热闹,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
跟着陆粥的朱家村十余人齐齐点头,
他们本来就怀着一腔孤勇来的,得知陆粥最终的目的地,有过惊讶,但从来没有反悔过。
来边关的,要么是来做生意的,要么就是犯了罪被贬到这里服徭役的。
辽西,算是陆家军的大本营。
原主陆忻忻自幼就生活在边关,从她的记忆里面,陆粥对于辽西也有一些了解。
“这段时间还算繁荣,再过些日子就要入冬了,到时会迎来一片萧条,辽西这边太冷了,城中普通百姓,衣着单薄,一家几口才能凑出一套外出的衣服,剩下的人就缩在家里取暖。”
最重要的是,粮食。
每年冬天不知道冻死多少人,饿死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反抗,镇压又死多少人。
前方,陆粥已经看到了副将骆弘业。
骆弘业高八尺有余,面容坚毅俊伟,腰间配备着一把的大刀,骑着马率领几人率先赶了过来。
“将军,你回来了。”
骆弘业翻身下马,眼眶微红,对着陆粥单膝下跪。
“骆叔叔,您是长辈。”陆粥也快速的翻身下马,不敢受这个礼,将人给扶了起来,开口道:“怎么能对晚辈行这种大礼,我爹要是知道了,还不得把我的皮给削了。”
骆弘业闻言哈哈大笑。
即便辽西偏远,可京中的消息也不时传来。
一想到自家从小看着长大的大小姐,后面带领他们征战沙场,居然跟在一个男人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跑,没有半点的尊严,被人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的,骆弘业恨不得冲进京城杀了祁王。
陆粥介绍道:“骆叔叔,这位是秦叔,这位是我哥的至交好友明和玉,字谦文,此次是跟着我来边关当咱们军师的。”
“秦叔,许久未见,您还是一如往昔。”骆弘业看向秦叔。
骆弘业也认识秦叔。
当初陆老将军和大公子遇难,是秦叔将陆老将军给背了出来。
陆家军,对秦叔还是很感激的。
秦叔摆了摆手,就示意骆弘业朝着里面走去。
晚间骆弘业备下了宴席。
除了辽西各级官员以外,辽西城中的世家也欣然赴宴。
陆粥来不来,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甚至回来以后还可以帮他们击杀胡人,想到这里,各大世家赴宴的人脸上笑容更深了几分。
陆粥和秦叔两个合伙,将一帮人全部给喝趴下。
晚宴结束后,两人就搀扶着明和玉、骆弘业走到了一间屋子。
明和玉对于自己的酒量还是有数的。
也有不少人想灌他酒,他喝了几杯就直接进桌子底下躲酒。
这时的两人眼神清明,哪有半分醉意。
骆弘业道:“大小姐,这次来的世家分别是李家,白家,陈家,王家,另外一家是许家,许家今天没有派人来。”
谁来了不一定记得清楚,但是没来的人骆弘业一定记忆深刻。
秦叔和朱恭在外面看门,防止有人偷听。
“这些世家在辽西城盘踞已久,错综复杂,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毫不客气的说,这些世家就是辽西城背后的主人。”
“当初皇帝忌惮陆家军,将大小姐调离了边关,又怕陆家军造反,让我担任到了将军离开以后,另一个副城主就是许家的人。”
骆弘业和许家的不太对付。
“许巍这人和京城中的人有联系,上面有人照着,许家也因为许巍一跃成为了辽西第一大世家,其生意概括之广,让人难以想象。”
骆弘业心中也有些不爽,偏偏他拿许巍还没有办法。
每天就像是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着实令他如坐针毡。
骆弘业乃是粗中有细,行兵打仗的好手,但是如果论玩心眼子的话,肯定是玩不过这些出自世家的文人。
陆粥对于这些早已有猜测,倒不是很震惊,开口道:“骆叔,我决定去狼牙,不瞒你说,我这次来边关是有任务在身上的,还请骆叔助我一臂之力,将狼牙的事情能瞒尽量瞒。”
“大小姐客气了,我的命本来就是老将军救的,我愿意为了大小姐上刀山下火海,绝无半句怨言。”骆弘业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陆粥点头,就推门走了出去。
刚一打开门,那一阵寒风就刮得她一个透骨凉,忍不住抖了抖。
“再过些日子,也不知百姓该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