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城,坐落于中州,大夏王朝境内,乃大夏王朝南部重镇,因其地处商道要冲,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城中繁华喧嚣,人声鼎沸。
秦莫离站在城门外,望着高耸的城墙和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不免有些恍惚。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宗门,踏入凡尘俗世。
遥想当年,他似乎也和阿爹去过人头攒动的城镇,但当时他还年幼,曾经的记忆如今也已变得模糊。
“这位少侠,可是第一次来流云城?”就在他恍惚之际,一个瘦小的身影凑了过来,是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年,衣衫虽旧却干净,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透着机灵。
秦莫离点点头:“正是。”
“那您可需要个向导?小的在这流云城长大,大街小巷没有不熟的。一天只要十文钱,包您满意!”少年拍着胸脯保证道。
秦莫离略一思索,便从怀中取出一块碎银:“带我去城中最好的客栈。”
虽然修仙者平日里鲜与世俗接触,但此番下山秦莫离还是做足了功课,自然知道在这世俗界吃喝住行都是需要钱的。因此下山前特地前往外门,换了些银两。
少年眼睛一亮,接过银子连连作揖:“多谢少侠!小的叫阿福,您这边请!”
穿过高大的城门,喧嚣声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秦莫离一边跟着阿福前行,一边暗自观察着这座陌生的城池。
“少侠,前面就是"云来居"了,是咱们流云城最好的客栈。”阿福指着前方一栋三层高的木质建筑,门前挂着红灯笼,显得颇为气派。
秦莫离正要迈步前行,忽觉肩头被人轻轻一碰。一缕幽兰般的清香飘过鼻尖,他侧目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衫的少年匆匆擦肩而过。那身影纤细如柳,步履轻盈似燕,转眼便隐没在熙攘的人流中。
“对不住。”少年头也不回地扬了扬手,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
秦莫离微微皱眉,伸手下意识的一摸腰间,脸色顿时一变——荷包不见了。
“阿福!”他转身唤道,却发现方才还殷勤带路的少年此刻已不见踪影。秦莫离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青衣少年与阿福分明是唱了出双簧。
他目光一凝,神识瞬间展开。作为中道境的修士,他的神识几乎能够覆盖整个流云城,然而寻找了片刻,他却依然没有发现刚刚那个身着青衣的清秀少年的身影。
“有意思!”秦莫离眉头一挑,那少年似乎并不寻常,竟然能够避开自己的神识,联想到刚刚他竟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撞到自己,并偷走自己的荷包,秦莫离顿时升起几分好奇,看来那少年也不是平常人。
没想到初到世俗界就给自己这么一个下马威,师傅说的果然没错,秦莫离摇了摇头,自嘲般的笑了笑。
当然他也并未将那些银钱放在心上,毕竟他的贵重之物都在乾坤袋内,像如此的银两,他还准备了很多。
就在他思考接下来该如何的时候,忽然听到不远处街角传来一阵骚动。
“抓住他!别让那小贼跑了!”几个彪形大汉追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那孩童怀里似乎抱着什么东西,在人群中左冲右突。
眼看那孩童就要被追上,他突然一个踉跄,摔倒在秦莫离面前。怀中的包袱散开,几个白面馒头滚落在地。
“小兔崽子,敢偷我们"醉仙居"的东西!”为首的大汉一把揪住少年的衣领,扬起蒲扇般的大手就要打下去。
秦莫离眉头一皱,脚步微动,已挡在那少年面前:“这位兄台,何必动怒?几个馒头而已,我替他付钱便是。”
大汉上下打量着秦莫离,见他衣着不凡,背负长剑,气度不似常人,语气顿时软了几分:“这位公子,不是钱的问题。这些小贼三天两头来偷东西,不给点教训不行啊!”
秦莫离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这些可够赔偿?剩下的就当是给几位赔不是了。”
大汉接过银子,脸色立刻缓和:“公子既然开口,那就算了。”说完便带着同伴离开了。
秦莫离转身扶起那孩童:“你没事吧?”
那孩子约莫十岁光景,瘦小的身躯裹在破旧的衣衫里,脸上沾着尘土,却衬得那双眼睛愈发清亮。他警惕地打量着秦莫离,目光在少年与地上的馒头之间游移不定。半晌,才用细若蚊呐的声音道了句:“谢谢。”
四周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指指点点的议论声此起彼伏。那些或鄙夷或嫌恶的目光,像无数根细针扎在孩子身上,让秦莫离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刺痛。
“这位少爷可要当心,”一位挎着菜篮的大娘凑近低语,“这些乞丐可是惯偷,您可别被骗了!”她说着,还用警惕的目光扫了那孩子一眼。
秦莫离只是微微颔首:“多谢大娘提醒。”
围观者见他这般反应,纷纷摇头叹息着散去。几个衣着体面的路人更是面露讥诮,仿佛在嘲笑这少年不识好歹,迟早要吃亏上当。
修道者,本就应该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这是师傅时常教导他的话语,没有在意旁人的目光。秦莫离对那少年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要偷东西?”
那孩童沉默片刻,才道:“我叫小五不是我要吃,是给巷子里的孩子们”
秦莫离心中一动:“带我去看看。”
在小五的带领下,秦莫离来到城西郊外一处破败的院落。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竟挤着七八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八九岁,最小的才四五岁。
“小五哥回来了!”孩子们欢呼着围了上来,看到小五手中的馒头,眼睛都亮了起来。
小五将馒头分给孩子们,这才转向秦莫离:“我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我”
秦莫离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五味杂陈。他自幼在宗门长大,虽然修行艰苦,却从未为衣食发愁。此刻见到这些孩子,才真切感受到凡尘俗世的艰辛。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年幼时的自己和姐姐。
若非遇到师父,那他和姐姐估计也会和这群孩子一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