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川帮他一起收拾,笑着回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已。赵老并不是看不清楚,就是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苏广春却不那么想,师父的脾气执拗,轻易不会改。
这次能说服赵宁远,完全是因为顾川说话精准,说服力强。
苏广春:“不管怎么说,你这次可是帮了我大忙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联系我。”
顾川接话:“这还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苏广春没想到顾川居然这么不客气,他感慨:“难怪师父欣赏你,你这脾气跟师父一模一样。说吧,有啥事儿能办的?我自然给你办。”
顾川想了想,说道:“我想请你安排一支医疗队到我们村里,给大家伙整治一番。你就跟他们说是义诊,要多少钱,我来出。”
媳妇儿的身体不好,老娘的身体也不太好,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同时帮媳妇还有娘调理一番。
苏广春摆摆手:“谈钱就太见外了,我直接给你们安排一次义诊,反正医院里有不少小崽子需要实习,头那么多案例给他们学习研究,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行,那就多谢了。”顾川知道这不过是句客套话,但他也不打算推辞。
苏广春非常喜欢这种直爽的性格,心中越发感叹顾川能说服赵宁远,确实不是光耍嘴皮子功夫,而是真的得到了赵宁远的欣赏。
两个人进入房中,顾川把来的目的说了一遍,请赵宁远帮忙给柳婉儿开几副药,同时又讲了义诊的事情。
赵宁远非常赞同:“这是大好事,也别拖延了,就安排在这两天吧,正好挑几个年轻的好苗子,让我瞧瞧。”
他越想越觉得顾川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什么也不做,中医圈子一样会被那些推崇西医的人给破坏。
倒不如主动出击,培养一个最纯粹的班底。
苏广春见师父愿意指点小辈,大喜过望:“我马上安排,明天就带人过来!”
顾川向两人表示感谢,把从村里带来的干货留下,又带回去几个罐头,骑着自行车回村。
顾川回到家,院子的门锁着,家里也没人。
他心里清楚,媳妇儿肯定在旧屋那边。
把东西放好,便匆匆往旧屋赶去。
远远地,顾川就看到旧屋的门口挤着一大群人,基本上都是女人。
显然,工坊招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大家生怕错过机会,都急匆匆的赶过来。
顾川加快了脚步,穿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柳婉儿。
柳婉儿的额头冒着汗,她正耐心地向众人解释着招工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她其实已经回答过很多遍,但大家还是有没听懂的地方,不停地追问。
柳婉儿也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解释。
有人叫道:“你刚刚说签合同是怎么回事?我们去做工就没听说过要签合同的。”
她的话引来不少附和声:“对呀,又要签字又要按手印,不会是做啥坏事要坑咱们吧?”
“咱们乡里乡亲的,难道你还信不过我们?我看这合同,就不用签了,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