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胡林又是个孩子,打柴这事儿他也只能尽量多准备些。
凌晨四点,胡孝义就起床了。
李爱花也跟着起了,两人一人烧火,一人做饭。
李爱花烙了俩肉饼。
刚出锅晾了没一会儿,胡孝义洗完手,也顾不得烫,拿上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在路上边走边吃。
此时,天还没亮。
李爱花目送着胡孝义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这是胡孝义第一次离开这么长时间。
她这莫名带着几分惆怅,心里也空落落的。
房子老旧,一点都不隔音。
胡林在胡孝义和李爱花起来时,就醒了。
待到胡孝义出门,李爱花把门关上回屋补回笼觉,她才翻了个身接着睡。
村头,一百来个汉子,在五点前就都到了。
村长点完名,见没有缺人,就带着他们出村了。
他们人多,坐牛车不现实,只能走着去。
走快点,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小时的路程。
跟其他村比起来,他们村还是离县城最近的。
壮劳力们因此还多睡了一会儿,哪还有什么怨言。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离县城越近,路上碰到其他村的人也多了起来。
生活在县城四面八方,村里的村民此时都汇聚在通往县城的路上。
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看上去颇为壮观。
到县城,朝阳已经升了起来。
各村的村长,把自己村选出来的人员名单交上去。
负责此次工程的总负责人,巴拉巴拉的说了些场面话,然后就让几百号人抽签决定去留。
有墨点的留下,白纸条上市里。
县城里的人没有参与,他们都是直接留在当地的。
只有这些村里选出来的,第三方劳力,才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有墨点的站右边,白纸条的站左边。”
站在台上的总负责人高声吆喝。
下面所有的村民,听到话都迅速的在两边站好。
白纸条这边,胡孝义和胡吉瑞都在。
各村的村长,都拿着名单,快速的划拉着。
留在县城的人,只有三分之一。
总负责人,和县城工程的负责人交接了几句。
等各村的村长把人员去向了解清楚后,总负责人就和司机带着剩下的,三分之二的村民,上了去市里的大卡车和公共汽车。
人多,座位没了,都是挤着站着。
这些汉子都不嫌弃,都在为即将能挣到钱而感到兴奋。
就算在这种人满为患,挪不动脚,呼吸里满是汗味,脚丫子味儿的交通环境下。
一个个的,都面带笑意,高兴得不得了。
县城到市里要开好几个小时,这些车子是他们专门开过来接人的。
村长把人都送走完,村长媳妇儿也把杨青送到了学校,过来找他。
夫妻二人在县城门口和他们老爹打了声招呼,杨井就骑着自行车,载着媳妇儿回村了。
到村里,吃完午饭,补了个回笼觉,村长就按照名单上的,一家家上门通知情况。
李爱花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因为她家住得最远。
她在家里给胡林做衣服,听到村长在院子外面叫她,她连忙出去把人迎进屋。
村长跑完一个村,正值壮年的他也是累得有些大喘气儿了。
喝着李爱花给他倒的温开水,歇了一会儿,才跟李爱花说了胡孝义上市里去了的消息。
说完这个,杨井见没瞅见胡林,问了句,“贱丫那孩子哪儿去了。”
“额,出去玩了。”李爱花猝不及防被问住,停顿了一下后,撒了谎。
至于为什么要撒谎,她具体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