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仪殿。
李渊此刻心如刀绞,他本以为这只不过是场小规模的魔种侵袭罢了,可最新的消息却说各大洲的魔种都在往东胜神州来,让他一时乱了分寸。
他不禁问满朝文武:“现如今,朕该如何是好啊?”
殿门突然被人推开:“看来父皇有些忧愁啊!”
李渊抬头一看,来者还能是谁?那是他的二儿子,现如今的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穿着战甲,快步来到李渊跟前:“父皇,我等已经随时准备好上阵杀敌!”
李建成此时也不甘示弱,站出来道:“父皇!儿臣也愿为国捐躯。”
李渊摇头道:“大郎之心朕已了然,但……”
他又看向李世民,真诚实意道:“你们都是朕的骨肉,朕不希望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人死去。对于这次的战争,你们一会儿同我一同到寝宫谈谈吧。”
下朝后,李渊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自己寝宫之中。
李渊给他们各倒了一杯茶,问道:“元吉现在何处?”
李建成答道:“他现在正在筹备兵马了,随时准备征讨魔种。”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四郎他是不如你们兄弟二人聪明,但也算的上忠义。好吧,我们现在就来谈谈,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
李建成率先开口:“父皇,儿臣觉得应在河洛的四周的入口要道设伏,只要守住通关之路,那定能将其击退!为此,儿臣自愿率兵去守卫北部的溃津山一处!”
李渊仔细一想,倒也是这么一回事,若是守住了这些重要关卡,还怕魔种进城不成?
于是赞同道:“嗯——大郎所言极是!”
“父皇。”李世民道,“儿臣以为,这次各洲魔种的联手势必是有谋而来,人人都知道我河洛地大物博,这次的计谋未必没有其他洲的首领的参与,那您觉得,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他们这么疯狂呢?”
李渊略有所思,突然,他猛然惊醒:“你是说,灵寿泉?!”
李世民点头道:“没错,唯有灵寿泉才能激起这么大规模的征讨,而且,我猜测,既然他们已经做好了打仗的准备,那么,一定是清楚了我们灵寿泉的位置在何处。”
李渊一口否定道:“这不可能!灵寿泉的位置,除了把守的卫兵,还有你们兄弟三人,就再没人能知道,况且,那些卫兵只要擅自离开半步,便是死罪,哪能漏出风声?”
李世民道:“父皇,凡事都有万一,所以,我决定,带着我手下的所有兵马前去灵寿泉守卫,但,我足下目前只有十万将士,所以,还望父皇给我一些兵马支援。”
李渊清楚灵寿泉的重要性,那里一年只能进行开采一次,每次只能得到五瓶的量,虽说是泉,但不如说是一个小水沟。
比起灵寿泉,其他什么要塞,重关都不值一提。
但李渊还是留了个心眼,问道:“司将军呢?他的手下还有七万精兵。”
李世民道:“司将军对长城最为熟悉,没人比他更适合守住长城这道关卡了。”
李渊一想,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妥协道:“好,那便再给你二十万。”
李建成此时气得有些牙痒痒,但他依旧尽力平静自己的心。
李世民又道:“对于东部和南部的通道,就由大哥安排吧,不过,司将军那边,父皇你是知道的,长城一直以来本就经常受魔种的侵袭,所以这次魔种的倍数一定是之前的十几倍,所以,那边的兵力可不能少。”
李渊道:“这个我自然清楚,放心,他那边的差不了。”
对于李世民对司天法的着重关心,李渊也能理解,毕竟李世民一直以来都十分看重这个人,李渊好几次想杀了他都被李世民所阻拦,久而久之,李渊也就习惯了他对司天法的偏袒。
李渊揉了揉太阳穴,道:“好了,你们先去吧,后面的事我会安排的。”
李世民和李建成给李渊行了个礼后便下去了。
两人走在走廊上,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
李世民笑道:“太子还真是英明神武,竟一下子就将大局给分配好了。”
李建成回敬道:“呵,那还是不如秦王深谋远虑,竟能想到国之命脉。”
二人来到走廊交叉处,往相反的方向离去。
……
李世民走出皇宫,看了看这晴朗的天空,感慨道:“还要等多久啊,父皇,我已经快要等不及了。”
……
夜王府。
李世民敲了敲夜王府的大门。
朱成罡开了门:“谁啊?这大清早的。”
李世民拱手道:“啊,真是抱歉,打扰你们了吗?”
朱成罡一看,原来是昨日那人,于是漫不经心道:“哦,是你啊,你自便吧,俺老朱还要去补个回笼觉。”
说罢,朱成罡便回到那块石板上,躺上去,一会儿就打起了鼾。
李世民走进府中,发现这里正在施工,想到应该是父皇之前说的那个夜卫国要建一个地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