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备不时之需。”
“无双城并非没有反击之力,第一邪皇已是半步武神境后期的强者。”
“这个实力放在九州都是大势力。”
“世家敢动无双城,其他同等级的势力都会引起极大37的反抗和警惕。”
“武帝城可是和无双城一样,同样是中立势力。”
“只要无双城和武帝城一致公开,全力以赴应对异世界入侵。”
“九州所有大势力都不会在这个时间上出手。”
“名声这东西, 一旦没了,有的时候是非常致命的。”
朱由校之所以挑起世家之间的战争,挑起相关附属势力的厮杀。
就是为了提前一步,让不服世家统治的势力提前达成战略联盟。
不给世家——击破或成为这一次九州抵抗外来势力的领袖。
没有成为领袖,世家想要收割九州气运和财富,那就是想屁吃。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才是朱由校的真正目的
九州除却无人关注的蛮荒区,大元、大宋、大明、突厥等区外,其余均已爆发战争。
外来之敌还没有解决,内部便已开打。
这算是最后的整合,以应外侵。
大明虽然在九州已做到人人都知道的帝国,却没有人把大明当盘菜。
对于其他帝国的皇帝以及臣子而言,可能这是一个莫大的耻辱。
朱由校却与这些人的想法恰好相反。
反而觉得这是太大的好事,大明应该开个庆功宴,庆祝他人的藐视。
朱由校的思维极其独特,行事也与其他帝王的思维大相径庭。
赢政看得起朱由校,瞧不起当时世人眼中的没落帝国大明。
就是因为朱由校的思维以及治国方式极为独特,几乎都是朱由校自己独创的。
说白了,朱由校的创新能力,便是嬴政都要跟着学习和借鉴。
这份能力得到赢政的认可。
大明帝王有这个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那这个帝国能差到哪里去。
大明羸弱,乃是历代帝王造成的,非朱由校所为。
区别很大。
大明经过朱由校励精图治百年,把大明打造成仅次于大秦这样的前20大帝国。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其他国家都需要千年乃至三千年才能达到的高度。
大明却在短短百年间实现了飞跃。
就是赢政放在朱由校的位置,也做不到这点。
这样的皇帝为何不值得学习。
赢政自身就是一个喜欢打破常规,喜欢创新的帝王。
所以对自己的儿子一样要求严格。
把所有有作为的儿子都派到大明基层锻炼和研究大明国情。
一个超级帝国的皇子却来大明基层工作,这是开了历史先河的。
这就是赢政的魄力和治学教子的严谨和严厉。
通过大秦一众皇子在大明深造的学习情况,除了胡亥这个废物外,其余皇子进步都很大。
尤其扶苏,已对儒家产生了质疑,乃至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再一味地吹捧儒家。
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赢政看到扶苏的变化,精气神都有了脱胎换骨,直接大笔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