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元做得,为何人家宋军就不能做了
忽必烈一直在演戏,就是希望大雪山寺的强者能成功击杀汪直。
这个死太监与大元结下了很深的仇恨。
第一个杀的就是汪直,其次是雨化田,再其次才轮到朱由校。
毕竟大家都是皇帝,没有必要恨,都是为自己的国家。
站在他们这个层次,不存在讨厌一个皇帝,如果讨厌,那是政治需要。
私下来,大家其实都很欣赏对方的能力。
尤其忽必烈虽然有着强烈和朱由校一战的想法,想死得英雄点。
死在朱由校手中,能名留千古,就是亡国了,至少自己不是个草包。
能被朱由校亲自动手的敌人,说明是个平等的对手。
可惜朱由校连给他平等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最大的耻辱。
大争之世, 一国之君死亡率很高。
不存在善待,每一个帝国都是斩尽杀绝。
没有诛杀的,其后也会找各种理由让你去死。
既然如此,不如死得轰轰烈烈的,以帝王的待遇而死。
这才是帝王应有的待遇。
既然朱由校不给这个机会,那只能杀了朱由校的得力奴才汪直。
让朱由校心疼几年。
可惜他打错算盘了,汪直也是半步武神境,并且战斗力极强。
不要觉得大明没有战争,汪直就是个没有经验的人。
那就错了,同等级的对手,汪直没少磨炼。
早已适应了半步武神的战斗之法,更有一颗警惕之心。
时常跟随朱由校的人,在警惕方面都很强。
上行下效。
朱由校自己做事都是谨行而又不轻视敌人,即便这个敌人看起来很弱,也一样全力以赴。
言传身教之下,汪直当然不是那种自大狂。
在城外,他便捕捉到城内佛门气息的强者,与自己在一个层次。
现在出来,便是故意激怒忽必烈,他想要反杀大雪山的秃驴。
同样忽必烈想要杀他,以此回敬朱由校对他的轻视。
双方都在算计。
尽可能地给对方以最大的杀伤力,减低己方损失。
大明发动的战争,从来不是胜利了就是功,而要评估其战略战术是否得当。
损失过大,是不得到战功的,反而得到的是严厉的批评。
秦良玉、孙传庭等人都露出了冷笑,见汪直这般行为,就知道对方还有强者。
他们都在外松内紧,就是大军都是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开启大阵。
抵挡半步武神境对己方的伤害。
大明早已把御林军磨练得非常娴熟, 一个指令就能行动起来。
何况身边还有汪直这个高手在,不会给地方半步武神境偷袭的机会。
“哼,用这样的手段来坑大明一把,想屁吃。”
汪直心里冷笑不迭。
大明可不是曾经的大明,更不是大元可以招惹的对象。
大明要灭你大元,那是你大元的荣幸。
陛下何等身份,岂会与你这样的弱者平等相待。
太把自己当个人了。
大元是人么
在他们眼里,大元是非常残暴的。
从大明建立大明帝国开始,对大元便了解极深。
从不会把大元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