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巴特尔经常来牢房和他们聊天,还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吃的食物。
在巴特尔的不断劝说下,大汗决定让鲁仲连和阿瑶在宫殿里自由活动,但还是派人监视着他们。
鲁仲连和阿瑶在宫殿里的生活慢慢开始了。
初入这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他们心中既有不安,也有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鲁仲连被安排跟着武士学习骑马和射箭。
清晨,阳光洒在广阔的草原上,马厩里的骏马都精神抖擞。
鲁仲连站在一群蒙古武士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的信心。
负责教导他的武士名叫巴图,巴图身材魁梧,肌肉贲张,他看着鲁仲连,粗声粗气地说:“齐国人,骑马和射箭可不像你们那里读书写字那么简单,这是我们草原男儿的生存技能。”
鲁仲连恭敬地回答:“巴图大哥,我虽来自遥远的世界里,但我会努力学习的。”
刚开始,鲁仲连他连马都难以驯服,总是被马甩下来。
但他不气馁,一次次地重新爬上马背。
巴图在一旁看着,逐渐露出赞许的目光,他说:“鲁仲连,你这股子韧劲,倒是像我们草原上的汉子。”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鲁仲连的骑射技术进步很快。他骑在马背上,身姿矫健,拉弓射箭也有了相当的准头,让那些武士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一次,在一场小型的骑射比赛中,鲁仲连射中了远处的靶心。武士们欢呼起来,巴图拍着他的肩膀说:“鲁仲连,你现在也算得上是半个草原人了。”
鲁仲连笑着说:“巴图大哥,你们的骑射技艺之精湛,我还有很多要向你们学习的。不过,我也想把我们齐国的文化传递给大家。”
于是,鲁仲连开始向大汗的人民讲述齐国的礼仪文化,讲述儒家的思想,讲述齐国繁荣的商业和精美的手工艺。
而阿瑶这边,她跟着女眷们学习制作蒙古的奶制品和刺绣。
蒙古女眷们热情地欢迎她,一个名叫其其格的女子拉着阿瑶的手说:“阿瑶妹妹,我们的奶制品可都是草原的美味,刺绣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呢。”
阿瑶认真地学习着,她细心地观察着每一个步骤。
在制作奶制品时,她仔细地挤奶、发酵,很快,她做出来的奶制品味道鲜美。
在刺绣方面,阿瑶凭借着自己的巧手和独特的审美,绣出的图案花朵、鸟儿精美绝伦。
阿瑶也不忘记自己的文化,她教着大家种植桑叶。
在宫殿附近的一片空地上,阿瑶带着一群充满好奇的蒙古民众开始了这项全新的劳作。她仔细地将桑树苗种下,耐心地给大家讲解着浇水和施肥的要点。
日子一天天过去,桑叶长成,开出一片一片的泛绿的叶子时,她开始教着大家喂养蚕虫。
养蚕虫子的房间里,有很多简易的木架子,木架子上摆上长方形的竹篓。
阿瑶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盒子里取出蚕卵,向周围的人们展示着说:“这些蚕卵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它们会孵化出可爱的蚕虫,这些蚕虫可是能吐出珍贵的丝呢。”
一个名叫乌日娜的年轻女子好奇地问:“阿瑶姐姐,这么小的东西,真的能吐出丝来吗?”
阿瑶笑着回答:“乌日娜妹妹,你可别小瞧它们。只要好好喂养,它们就会茁壮成长。”
阿瑶把蚕卵轻轻地放在竹篓里,然后开始教大家采摘桑叶。她叮嘱着:“桑叶一定要新鲜干净,不能有露水,也不能有虫子咬过的痕迹,不然蚕虫吃了会生病的。”
大家都认真地按照阿瑶的要求去做。
随着蚕卵的孵化,小小的蚕虫开始蠕动着出现了。
孩子们看到这些小蚕虫,既害怕又好奇。
一个小男孩躲在母亲身后,探出头来说:“阿瑶姐姐,这些虫子看起来好吓人。”
阿瑶笑着走过去,轻轻拿起一条蚕虫放在手心里,说:“你看,它们很柔软,不会伤害人的。而且它们很脆弱,我们要好好照顾它们。”
慢慢地,大家都不再害怕,开始精心地喂养蚕虫。
蚕虫们一天天地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
可是,有一天,问题出现了。一些蚕虫突然变得无精打采,不再吃桑叶。阿瑶着急地检查着,她发现是房间里的温度和湿度出了问题。
阿瑶赶忙对大家说:“我们要调整一下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蚕虫需要温暖湿润但又通风良好的环境。”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在房间里增加了一些水盆来增加湿度,又开了一些小窗户来通风。在阿瑶的精心照料下,蚕虫们又恢复了生机。
当蚕虫开始吐丝的时候,整个房间都像是被白色的丝线所笼罩。阿瑶教大家如何把蚕茧收集起来,又如何将蚕丝进行初步的加工。
女眷们看着那些柔软的蚕丝,眼中满是惊喜。
乌日娜兴奋地说:“阿瑶姐姐,这些蚕丝真的好漂亮,我们可以用它们做出好多美丽的东西。”
阿瑶点头说:“是的,我们可以织布、纺绸缎。穿在身上既舒适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