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过年休假,一直从十二月二十,休到次年的正月二十。
直到昨日才重新开衙。
两人搭着苏小叔的牛车到城门口,然后就一刻不耽误的去了县衙。
县令主管一县,像这种登记商铺的小事,归属县丞负责。
苏行他们来得早,很快就进去了。
“张县丞!”
兄弟两人拱手行礼。
苏行往前半步,将此次来意说明。
张县丞一边问,一边写批文。
办到一半,县衙的高捕头匆匆赶来阻止:
“慢着!张县丞,大人有吩咐!”
张县丞起身询问。
两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中间,张县丞目光怪异的打量了苏润好几眼。
高捕头传完话。
临走前,客气的对着苏润一颔首,还语重心长道:
“大人对你期许甚高,前途远大自当爱惜名誉,万不可心有杂念!”
大炎王朝虽然废黜了商人及其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
但却改变不了士族对于商户的偏见。
开磨坊意味着入商籍。
若苏润以商户身份参与科举,定是没好处的。
苏润会意:
“萧大人当日之言,润早已谨记于心!”
“润不日便会重归学堂,潜心向学,必不负大人赠书之恩!”
苏家也有这方面的担忧。
所以这次开磨坊,是以苏行的名义做的。
高捕头点到即止,转身离开。
有了萧正的吩咐,张县丞的效率明显提高。
手续本就不难,苏行又准备的齐全。
不多时,苏行交完钱,按下手印。
张县丞再盖上印章。
批文新鲜出炉。
张县丞将东西交给苏行,目光却转到了苏润身上,老狐狸一般笑着抚须:
“苏润是吧?”
“老夫看你仪表堂堂,聪慧大方,不知可有婚配?”
大官、富绅对士子下手,提前预定女婿,再正常不过了。
也不乏一些学识尚可,但家境贫寒、无力科举的读书人,会顺势接住橄榄枝。
通过成亲的方式,得到岳家资助,从而及第登科。
只是苏润不愿如此,便直说自己才退了亲,家中长辈暂压了他的议亲。
男人退亲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到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张县丞歇了心思,将苏家兄弟打发走了。
两人出了县衙,转头就去了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