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司彦和徐鼎两个结保同窗在此,让他找回了理智。
但梁玉还是破罐破摔。
这才有了后来梁玉紧跟谭明松,‘不择手段的臭味相投’之事。
相比谭明松干的缺德事,梁玉只是熏熏谭明松,已经很仁慈了!
梁玉悲伤至极,看起来都快碎了。
亲眼见证梁玉从得过且过到奋发向上的苏润,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接话。
毕竟运气这东西,实在是说不准。
司彦也只能表示同情。
见苏润无话,梁玉更是灰心丧气。
徐鼎不忍,心里好组织语言,正打算强行安慰。
就听苏润突然往前两步,压低声音道:
“你把你破题的思路说给我听听!”
梁玉顿时两眼放光,赶苍蝇一样将谭明松赶走了。
司彦和徐鼎一对视,也靠了过去。
好在梁玉吹了这么久的冷风,身上味道没那么浓烈了。
拿布遮着口鼻,勉强还可以忍。
几人就这么低声对起了答案。
梁玉格外担忧自己成绩,因此说的最多,根据记忆将文章背了个五六成。
听完后,苏润稍微松了口气,鼓励道:
“璨之,我看你答得在点上,说不准还有希望!”
第一道四书文虽然稍有些难。
但那时候梁玉状态还好,写的方向是君明臣贤,大炎当盛。
引用大炎立国三位皇帝励精图治,大炎越发强盛的现实案例。
顺道拍了熙和帝的马屁。
没跑题,会上意。
就算不是最高分,也是中上之姿。
剩下的那道四书题简单得很,他们四人答得方向一模一样。
至于五言六韵诗,一直就是梁玉强项。
因此,几人对完答案后。
苏润率先道:
“璨之,你答得还可以!”
此次县试大概两百余人。
第一场却只录五、六十人。
大半考生都会被刷掉。
苏润不敢说梁玉一定能上。
只是从答卷上看,他觉得梁玉答得没问题。
闻言。
梁玉仿佛抓住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般,拽着苏润的袖子,反复确认。
苏润自是点头。
司彦和徐鼎也先后劝慰:
“我们四人答的方向都差不多!”
“皇天不负苦心人,璨之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