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兰没将他放在心上,转头就跟大家解释。
“王宛白衣品一直不错,穿的衣服也是自己动手做的,有她出手开发部也算是起来了。”
“这人不定性,怕是不好管理。”郝刚回神后说。
李士兰想了一下才道:“那就定个实习期,三个月为限。”
“实习期?”
郝刚就想,李士兰进修到底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脑子为什么这么好使呢。
可惜他快退休去不了,否则他也想去学习学习。
李士兰看见厂长又神游就问他,“您说呢?”
“开发部都有了多个实习期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人你去招,条件你给她开,设计部暂时你来把控,我让下面的人整理一个办公间出来给她,尽早让她上岗。”
创新说完就不得不提厂里原先打板的样衣师傅了。
之前听说副厂长要改他们的衣服于正明第一个反对,但他能力不足阻止不了她要改革。
改过后的衣服他也看到了,不说衣服改的他满不满意,这几天的报表是骗不了人的。
开厂八十年,在厂里他干了四十年,这四十年他做的衣服最好的成绩也比不上副厂长的。
他服,却也怕了。
设计部一出来厂里还有他们样衣工的生存之地?
保守和激进此刻有着鲜明的对比,保守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于正明担心,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厂长,厂里的样衣工还有必要存在吗!”
“怎么没必要。”郝刚一时之间不明白他的意思。
于正明朝李士兰在的位置看一眼就说:“厂里以后有设计部就行了,我们做出来的那些守旧玩意儿还有必要存在?”
他垂眸道:“这次舞会展览服装副厂长也不是没有给过我们机会,没卖出去多少件。”
“跟副厂长的百万订单比起来,我们这边实在没眼看!”
郝刚怔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况且于正明这样说其实也是反射了他。
于正明是保守派,也跟他为之努力了半年想拉回厂子,可惜半点起色也没有。
他失望郝刚也好不到哪去,哥俩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他们舍不得结束,毕竟这个岗位他们干了一辈子。
思忖间,他边上的李士兰开口说:“怎么没有必要,有人喜欢新就有人喜欢旧,只要还有人穿我们就做。”
“厂里老旧的款式虽然说十年如一日但恋旧的人也不少。一下子要创新可能有人接受不了,那我们就慢慢来嘛。现在政策放松国家也让我们放开手干。”
李士兰摊手反问他们,“机会多的是,那就干啊!”
话落,掌声雷动,久经不息,李士兰的最后一席话后来在长平镇成了经典语录。
即便是不认识的人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都笑着互相鼓励。
“借用李士兰女士的一句话,机会多的是,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