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贤婿啊,人言未子而先名,可我外孙都一个半月了,怎么还是连个名字都没有?什么宝贝、宝贝的叫起来真难听!”
“哈哈,我就是个取名废。”
王通开心地大笑道:“也不是没给他取名,就是我取的那些名都不怎么样。岳父你读书多,还是你帮孩子取一个吧。”
蔡邕一听王通将孩子的冠名权让给自己,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略一沉思,便摇头晃脑地开始念起来: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念完之后,又道:“依老夫看,这孩子就取名叫做……王成!”
王成?
一听这名字,王通就想起了那部电影《英雄儿女》,以及那经典的呼叫:
“我是王成,我是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备注: 向英雄致敬!!!!)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我是王成。)
……
这是一个英雄的名字!
当然,蔡邕并不知道王成是一个英雄,他给孩子取名王成,是因为在这段诗经的句子中,两次出现了“成”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王通也不知道。
(备注:有知道的,在这里吱一声。)
既然蔡邕说这个名字好,还说得有根有据,王通也不能反对,便大笑道:“岳父之言,正合我意。”
不过,王通的老婆蔡琰就要比王通有文化得多。
听了蔡邕的那几句诗后,蔡琰便笑着说道:“希望咱们的成儿,能够像古时的成王一样,成为善待百姓的千古明君。”
原来如此!
看来,这两父女也不是什么忠于汉室之人,早就存了不臣之心!
……
前来送礼的人很多。
王允的儿子王景和王定也送来了贺礼。
这两兄弟,原本的历史上随王允死在长安。而这一世,因为王通劝王允不要将他家8个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被王允遣回太原,4个鸡蛋因而幸免于难。
为了感谢王通,他们送来了400个鸡蛋。
还都是土鸡蛋。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土鸡蛋。)
……
除了送来鸡蛋之外,还送来了几百坛美酒。
这个时代的酒,全都是米酒,度子较低,味道较浅,没什么香味。
于是,王通让人将这几百坛酒全都搬到后院的一个厢房里,又让人制了一套蒸馏设备,对这些酒进行蒸馏加工。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成功地制造出了高纯度的蒸馏酒。
(备注:关于白酒蒸馏技术的起源时间,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从元代开始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有人认为在西汉海昏侯殉葬品中发现的蒸馏器可用于蒸酒,那只是一种猜测,更有可能是炼丹时用来蒸馏水银的。有专家用那种蒸馏设备蒸馏白酒,只能蒸馏出20度的白酒。而王通的这种方法,可蒸馏出40度以上的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