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被戏耍了,掌柜瞬间就来脾气了,脸涨得通红,怒吼道:“好啊!你小子,没钱还敢在这里装阔!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说着,他一挥手,几个打手立刻围了上来,摩拳擦掌,准备教训这个“小乞丐”,好好出口恶气。
不出意外,小乞丐被打了一顿,惨叫连连,刚才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全无,只剩下痛苦的呻吟。
夜诏南看不过去了,便上前为他付了饭钱,解救了他。
老板收了钱还不觉得解气,但见夜诏南气度不凡,更是一身官服,也不愿将事情闹大,于是便放过那小乞丐,自认倒霉。
夜诏南走出客栈,身后却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唤。
他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只见那个刚刚被解救的小乞丐正一瘸一拐地向他追来,脸上写满了感激,眼中闪烁着泪光。
“恩公!”小乞丐气喘吁吁地跑到夜诏南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语气诚恳,“您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
夜诏南眉头微皱,他原本只是出于一时不忍,出手相助,并未想过要对方回报什么,更没有施舍的意图。
他上前扶起小乞丐,淡然道:“你无需多礼,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不足挂齿。”
“恩公这样说,可折煞小的了!”小乞丐却不起身,依旧跪在地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恩公如此大恩?小的虽然身无分文,但也算是读过几年诗书,得人因果千年记,恩公一饭之恩,小的永世不忘!”
夜诏南闻言,心中不禁对这个小乞丐多了几分好感。
他虽落魄如此,却依旧保持着几分仗义,言语之间也颇有几分文人的气质,与一般的乞丐截然不同,实属难得。
不过,夜诏南此行身负重任,实在无心与一个乞丐纠缠不清,他需要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夜诏南原本已经准备好将小乞丐打发走,毕竟他此行目的重大,不宜与一个来历不明的乞丐过多纠缠,以免节外生枝。
然而,就在这时,街道上几名流浪汉的对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打破了夜诏南的计划。
“冯家小姐又派粥了,还愣着干嘛?”一个流浪汉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急切和兴奋。
“多谢老兄!我等会就去!”小乞丐立刻回应道,声音中充满了感激。
夜诏南原本已经转身准备离开,听到这话,却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目光落在了小乞丐身上,若有所思。
他眉头微挑,问道:“你不是刚吃过了,还饿?”
小乞丐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解释道:“回恩公,小的虽然刚吃过,但…这肚子,总是填不饱,可能是小时候饿怕了。”
他顿了顿,似乎陷入了回忆,声音也变得凄凉起来:“小的本是焱县人士,十年前,原本的村子毁于火山喷发,那时候小的刚在外地书斋读书,虽然逃过一劫,却也因此无家可归,从此开始行乞流浪。
也是因为小时候饿怕了,所以小的发誓,情愿挨打,哪怕是饱死,也不愿意再挨饿!”
听完小乞丐的悲惨遭遇,夜诏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夜诏南也不想再过多地提及对方的伤痛过往,以免揭开伤疤,徒增伤感,影响他的情绪。
于是,他转移了话题,问道:“这冯家小姐经常派粥?”
无独有偶,驻守东临关的其中一位副使,便是姓冯,这不禁让夜诏南心生疑惑。
夜诏南之所以如此关注冯家,是因为他此行除了调查海妖传言之事,还需要摸清衮州司隶校尉部的底细,这是他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这位冯副使,作为东临关的实权人物,自然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