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桌成员皱眉:“谁提交的?”
“沈逸辰。”
全场一静。
所有人目光齐刷刷看向边桌那个不起眼的位置。
沈逸辰站起身,声音不高,却精准响彻每一个麦克风:
“我只说两句话。”
“第一,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反映青年人的真实结构,它就只是老人的扩音器。”
“第二,我的方案里,没有你们这些人的名字,所以才被你们怕成这样。”
说完,沈逸辰按下演讲台的启动按钮。
屏幕亮起。
数十份“大学生就业ai匹配图谱”、“高校资金结构扭曲曲线”、“青年代表生成轨迹可视化”接连浮现。
在场者一个个脸色微变。
——这些,居然都是宗家扶持项目下的数据!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一页的落款,竟都标注着:
青创联盟数据库·独立计算推演生成。
全场哗然。
而沈逸辰,只是淡淡一笑:
“我只是坐在角落里,看你们怎么烂。”
这一刻,所有人终于意识到:
这个“观察员”,不是来旁听的。
是来拆台的。青年建设发展会议进入第二天。
会场氛围愈发紧绷。
昨日“边角观察员”沈逸辰以一纸自动触发议程,打乱了宗系提前安排的议题排布,让宗家高层暗恼不已。
今日议题焦点落在“青年基层改革与财政执行效率”上,沈逸辰所主导的“青创联盟”因其庞大的执行面、体制外孵化模式,成了绕不开的核心对象。
而主持发言的,正是宗门七系之一、京圈秦家嫡孙——秦辰逸。
这人二十八岁,已是京政智库特邀代表,一向以“年轻权贵代表”自居,在各类演讲中大谈“制度性选拔”“血统式责任”,对“草根领袖”极为不屑。
更是曾在私下场合公开讥讽沈逸辰为:
“养在制度温室里的宠物文官,一旦断电,就会咬人。”
今日他站在台前,目光落在沈逸辰身上,嘴角含笑,却锋芒毕露。
“沈先生既然昨日有幸提交了一项特殊议程,今日正好请您回应一下——”
“关于您联盟主导的‘基层改革试点’,在实际财政运作层面的效率考核数据。”
“能否当众说明,您是如何规划资金流、执行周期与效率评估机制的?”
他语气温和,实则杀意满满。
——此话正戳沈逸辰最难解释的软肋:青创联盟是体制外孵化项目,不享受财政预算红头文件支持,大部分资金来自校企、非政府组织和匿名捐赠。
在体制内代表眼中,这样的模式本就不具“财政学意义”,说白了就是——玩票。
而一旦沈逸辰无法现场给出“标准化模型”数据,那他“青年变革代表”的名头将被瞬间击溃。
台下许多老代表已露出玩味笑意。
“这回怕是栽了。”
“让他玩数据,还不如让他跳舞。”
“还是太年轻了。”
可就在这时,沈逸辰却缓缓起身。
他没有急着回应,而是转身走向边桌的控制终端,拿起一张灰色磁卡,插入主屏授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