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等联盟给你平台。”
“你们可以自己搭一个。”
“你不需要成为‘体系中的a类’,你可以是你们圈层中的‘核心节点’。”
……
一个星期之内,他走遍七所高校,架构起七组“青年自治议会模型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三大特征:
不接入青创主系统
不依附任何官方平台
所有议题发起、资源调配、协商机制完全由学生自主协定
而他,仅作为模型构建者,提供基础流程、程序逻辑与问题预判建议。
这一策略极其克制。
他没有试图“保住联盟权力”。
他选择——分散权力,让所有人学会建立自己的联盟。
……
与此同时,全网高频出现一个新口号:
“青年不是备案系统。”
从高校论坛、到社交平台、再到街头喷绘,八个字的标语被刷满屏:
【我们不是归档项,我们是起点】
【不要被回收的青春】
【我们的议会,由我们组成】
【千校计划,自己当代表】
而就在宗家准备下一步推动提案全网铺开的当天,意外发生了。
——全国已有216所高校,在官网发布公告:
“正式启动‘青年校内议事试点’。”
“由学生代表独立讨论本校内教育安排、平台引进、资源使用建议方案,结果将提交至青创联盟平台备案。”
“如青创被剥夺职能,则独立维持。”
宗家内部炸锅。
“这不是沈逸辰构建的联盟。”
“这是——每个青年自己搭建的联盟。”
赵乾鹤愤怒砸碎茶杯:
“他不打了?”
“他特么是把联盟分给了所有人?!”夜,石城主城区。
青创联盟总部灯火通明,主屏幕正实时更新“千校议事系统”节点反馈数据。
一条条绿色连线在系统中高速跳跃,如神经突触般连接起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
【节点k72(岭南大学)——议题上传完毕】
【节点n21(江北政法)——跨校协同通过率87】
【节点m19(东川理工)——与d23(杭州师范)签署互议备忘】
【已激活高校平台总数:1017】
【平均反馈周期:36小时 84小时】
数据每一次刷新,都是联盟下沉结构的深化——
这是一次由青年自己推动、自我协定、自主执行的“非官方系统构建试验”。
在过去,教育资源调配来自顶层命令,教学议题只能被动接受。
而现在,每一所高校,都像一颗自旋卫星,在青创系统的引力下,完成自主运行。
“沈哥,我们……真的把千校计划跑通了。”
天机阁副组长许秋云望着屏幕,眼眶泛红。
沈逸辰坐在沙发上,手中仍握着那枚他从实验时代留存下的“逻辑芯片改造钥”,神情淡然:
“他们要架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