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铺里所收的这本旌表文书,是嘉奖一位叫曹余氏的女子的。
曹余氏五岁时被卖入曹府为奴,十六岁被抬为曹府姨娘,她被纳妾当晚,曹公因病去世,三年后,曹家立贞节牌坊,颁发旌表文书,后曹余氏守寡近四十载,无儿无女,寿终正寝。
这本旌表文书是曹家人当进来的,姓名落款是曹厚德。
而今天来赎当的男人,姓吴,叫吴孟。
我不清楚吴孟与曹家的关系,是否是曹家的后代之类的。
当品逾期不赎,按我们当铺的规矩,逾期五天便视为自动放弃赎当,当品归当铺所有。
那本旌表文书装在一个红漆小盒子里,放在博古架的最上层。
可能它的年代并不算太久远,也不像古董字画等等那些受大众欢迎,所以一直就在那儿放着,没有处理。
按当铺规矩,吴孟是不可以赎当的。
但既然当品归当铺所有了,他若真的想要,我们也有的谈。
比如物物交换。
可吴孟显然没有这个意思。
在我说明情况,明确告诉他当票已经过期太久,不予赎当之后,他也没有死缠烂打,而是说道:“小九掌柜,其实我来之前,已经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不过慧泉大师说,如果您肯赏脸的话,或许可以去我家看看。”
慧泉大师?
我赶紧问道:“慧泉大师现在就在你家吗?”
“家里出了点事情,前些天请了慧泉大师来超度,”吴孟说道,“这张当票就是慧泉大师帮忙找到的,也是他指引我来五福镇找您的。”
原来是这样。
我又问:“敢问你家出了什么事?方便说说吗?”
吴孟点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我听。
“我年轻的时候在外打拼,挣了不少钱,儿女也早已经各自成家,我们夫妻俩便想着买一套清净的宅邸搬进去,养老用,挑来挑去,还真挑中了一套合乎心意的。
我们老两口搬进去已经快三年了,一直相安无事,今年我的小儿媳怀三胎,胎像有些不稳,我老伴便将她接过来照顾。
清末老宅,门槛异常的高,小儿媳身子重了,进出很不方便,我就让人砸了她住的那间内屋的门槛,重新做平。
可是自从碰了那门槛之后,家里就……”
说到这儿,吴孟似乎想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事情,难以描述。
“总之就是很不太平,小儿媳总听到家里有小孩子的哭泣声,我小儿子还看到……看到一个裹小脚的女人,问他……问他有没有看到她的旌表文书……”
我心头一跳,回头看了一眼博古架最上层装着旌表文书的盒子,难道那个女人就是曹余氏?
慧泉大师既然能帮吴孟找到这张当票,并且让他来找我赎当,那平定这件事情,必定是需要这本旌表文书的。
可我也不能白白地把东西往外拿,当铺的规矩得守。
从重开当铺到现在做成的几单生意来看,哪一单背后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如果不按规矩办事,迟早会乱套的。
但看在慧泉大师的面子上,这件事情我也不能袖手旁观。
毕竟我也有事想请慧泉大师帮忙。
想了想,我还是决定先跟吴孟去一趟他家,至于旌表文书……等见过慧泉大师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