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刚发出去不久,群里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热闹起来。
“吹免曲”看到消息后,眼睛猛地瞪大,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即双手快速地在手机上输入:“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诗词呢?【泪流满面】”
这感觉,仿佛是看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却又无法得到。
“小词佬”也不甘示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赏的笑容,回复道:“这意境很美啊!”
紧接着又解释道:
“它翻译过来成为官话的意思是‘我在人群中寻找她(他)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将尽未尽之处发现了她(他)。’”
发完消息,他还特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着众人的回应,然后又补充道:
“两位副会长,你们对我这个会长的翻译有什么意见吗?”
可一时间,群里却安静得有些诡异,没有人回答。
大家都知道,“小词佬”可是古诗词鉴赏协会的会长,身份尊贵,他的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让大家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过了一会儿。
“小词佬”的消息再次跳出:
“快说话,你们的电话挂得那么快,肯定是清醒的。才十点,别装睡。你们没到90岁呢!”
那语气,就像一个急于得到答案的孩子。
“词不趣”这才慢悠悠地回复道:“确实很美。”
而“不诗不词”则问道:“它的下一句呢?”
“今日听曲”看到问题,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双手捂住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回复道:“呃!没有。【泪流满面】【捂脸】”
这一下,群里瞬间炸了锅,“小词佬”“不诗不词”“词不趣”纷纷发出一连串的问号:“???”
大家都在心里想着,这美好的意境,怎么能是残句呢?
心里就像猫抓一样,好想知道它的前面是什么。
“小词佬”回复道:“可恶,欺人太甚。”
“今日听曲”赶忙解释:“确实是我在一档节目上听到的,那人没有说明写词的人是谁。”
“不诗不词”:“可恶,什么节目?发来让我看看,我正好在电视机面前。”
“今日听曲”连忙回复:“粤州电视台的‘粤事粤语’这个节目。”
消息发出后,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大家都在急切地去转看相关的节目了。
等节目结束。
“小词佬”咬了咬牙,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说道:“这个人我记住了,明天从沪都去粤州拜访一下。”
“不诗不词”也附和道:“歌我听了,非常好听。八成就是写歌的那个人。”
“词不趣”则说道:“楚辞吗?我家孙女很喜欢他的歌。”
“不诗不词”突然话锋一转:“你家孙女和我家孙子联婚怎么样?”
“词不趣”一听,气得吹胡子瞪眼,回复道:“滚,你家孙子还在吃你奶呢!”
“小词佬”看到消息,忍不住【狂笑】,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从严肃变得奇怪起来。
这些平日里一本正经的老东西,此刻竟然开起了玩笑。
那些年轻的后生仔们,在一旁看着,根本不敢插嘴。
他们在这个群里唯唯诺诺,可在其他群里,他们却是古诗词的教授和研究专家,在诗词的领域里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周慧娴在节目里念出的那句诗词,就像一颗种子,被他们转发在了各个诗词爱好群里,连同大佬“小词佬”的鉴赏,一同被传播开来。
还在节目中的时候,周慧娴并没有说出写这句诗词的人是谁,她透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只是这句诗词是她亲耳听到的。
也就是说,她知道是谁。
这对于这些诗词爱好者来说,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着他们去挖掘。
所以“词不趣”猜测是楚辞,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在如今的蓝星,诗词之道已经逐渐成为小道,研究的人少,鉴赏的人少,关注的人自然就少。
而夏洲文化界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诗词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这次“弘扬传统文化”运动的重中之重。
所以每当出现一句好诗词的时候,哪怕只有一句,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他们都会相互转发,在群里,在朋友圈,在论坛。
这样一来二往,也形成了不小的热度,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起诗词文化。
粉丝们在大街小巷、网络论坛以及热闹的聊天群里,为了自己的偶像争得面红耳赤,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上演。
他们言辞激烈,手指在屏幕上飞速敲击,发送着一条条维护偶像的言论,情绪激动得好似头顶都要冒出火来。
而偶像和其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在这喧嚣之外,睡得无比安稳。
翌日。
天空还是黑的。
林仙悦便被五点半的闹钟准时叫醒。
她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地从温暖的被窝中伸出手,按停那扰人的铃声。
随后,慵懒地坐起身,揉了揉凌乱的头发,打着哈欠走向洗漱间。
简单的洗漱过程中,她时而对着镜子发呆,时而匆匆擦拭着脸,等洗漱完毕,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分钟。
她看了眼时间,眉头微微皱起,意识到已经没有时间化个淡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