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黎明尚未破晓之前,这些话颠覆了每位士兵的思想观念。
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是为了掠夺,就是为了争抢资源。
无论是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还是不幸战死在沙场之上,最终都能够惠及家人,给他们带来真真切切的好处。
「不允许拿取百姓一针一线。」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足够士兵们极为抵制了。
当时的士兵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打赢了胜仗后,为的是什么呢?
不就是盼望着战后发一笔战争财,为了获取战败方的所有资产吗?
这在他们眼中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更过分一些,还可以将城中百姓拿去贩卖,也能得到一笔不菲的银子。
现在,萧哥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这是在士兵眼中所不能理解的事。
面对士兵们隐隐的抗拒之意,萧哥没有退缩。
谁也不知道他为何如此坚定,一定要打造出这样一支近乎神圣的军队。
从赵恬的日记中能够看出,萧哥的想法———
他认为,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带来和平。】
[以前好压抑啊…这些所谓的战利品,都是底层人民的鲜血铺就而成的]
[黎明前有多黑暗,破晓时就有多耀眼。]
[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只有幸存者。]
[萧哥说的没毛病,把所有人都打的心平气和了,可不就是带来和平吗 ]
[压倒性胜利带来的和平]
[本来就是,和平就是打出来的!]
……
士兵们坐在军营里看着天幕,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萧青云的做法。
“秦王好是好,可就说这事儿,过于优柔寡断了。”
“是哩是哩,咱们在战场上那可都是提着脑袋拼命哩!”
“ 我就知道没战利品,打仗都没干劲!”
“说啥呢!秦王是个大好人呐,殿下怎么吩咐,咱们就照做,保准没错!”
“俺也支持殿下,俺上战场,不就图个家里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嘛。
要是照殿下说的做,真能让大家都过上太平日子,俺也不想天天打仗啊……”
话音刚落,整个军营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篝火还在燃烧着,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
【 自始至终,老百姓们都处于弱势地位。每次朝代更迭,战争四起时,都是他们最无助的时候。
有人会问,都要打仗了,百姓们为什么不逃呢?
当然是——
他们没法逃。
没有路引,他们又能逃去哪里呢?
而且,故土难离。
他们的房子、土地又该怎么办?
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百姓们是不会轻易背井离乡的。
即使有比较机灵的百姓,提前得知要打仗的消息,试图逃离。
没有足够的武力值与金钱,也很难存活下去。
不要被影视剧误导啊,古代各地的百姓们排外情绪都很严重,不会轻易接纳来路不明的人。
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信息很难流通的年代,百姓对战争也缺乏认知,根本不清楚要面对的是什么。
敌军屠城也不是大张旗鼓的告诉你:我们要屠城了,快去逃跑吧,快来反抗吧!
他们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先是会让百姓放下戒心,然后再逐个击破的。
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面对有武器的士兵们,要不是被逼到绝路,怎么敢拼死一搏?
所以不要问,古代人怎么那么傻,不知道跑路了。
他们并不是傻,而是没有办法。】
[没钱没交通工具,一出城,直接撞敌人大本营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