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拿出闲置已久的弩。
枪声太响,会惊动其他东西,用弩最合适。
跟着飞龙的踪迹,一路向西行。
追了三四里路,越走越偏,海拔也越来越高。
薛成远可以肯定,半年来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
“咕咕咕!”
凭借敏锐的听力,一丝细微的声音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顺着声音寻找,走到一棵大树后,薛成远目光一凝。
眼前竟然有两只飞龙。
其中一只正将另一只压在地上,看到这一幕,薛成远立刻明白了它们在干什么。
大白天的,两只飞龙竟然当众做出如此亲密之事!
这还能忍?
举起弩箭,瞄准这对交配中的飞龙。
“唰!”
弩箭射出,瞬间结果了这对飞龙。
扑腾几声后,飞龙的胸口停止了起伏,彻底不动了。
迈步向前,薛成远本欲伸手取起那物事,目光一侧,隐约瞥见一堆似鹌鹑蛋大小的东 于巨石之间,极为隐蔽。
若非他眼力极佳,定会错过。
牵着飞龙靠近,只见数十枚花白色蛋簇拥在石下。
未作迟疑,薛成远挥袖间,将这些物事悉数收入囊中。
击杀了两只飞龙,竟还有额外所得。
这堆东西八成是飞龙蛋,送入囊中孵化以扩张空间。
正欲起身离去,忽见蛋旁,一片绿叶随风摇曳。
一根藤蔓垂挂着几十颗斑驳的红果,鲜艳夺目。
早前,薛成远与采药人聊过长白山药材之事。
上次上山猎杀野猪时,采药人曾提及相关知识,尤其在归途,还拿出人参让薛成远辨认。
人参的模样、叶片形态及果实特征,采药人皆详细解说。
眼前的叶形与当时所见人参一致!红果也与描述无异。
弃弩与飞龙于囊中,取出清理人参的器具。
此类物件,他早有准备,只待时机采摘。
毫不犹豫,薛成远俯身轻探,试图将人参纳入囊中,却无法如愿。
显然,此参年份不浅!
先前,薛成远已尝试将长白山植被移入囊中,凡十年以下的植物,体积小、高度低者均可容纳。
如今此参难以收入,一是因年份,二是因其深埋土中。
手持铁镐与刷子,小心翼翼地从四周开始挖掘。
人参根须越完整,价值越高,此理薛成远自明。
原计划尽快挖出人参后去寻捕鱼人,他曾目睹采药人采集的十余年人参,头加须不过二十厘米。
但今日情形不同。
随着挖掘加深,根须愈发繁茂,令薛成远心生寒意。
密密麻麻的根须裹挟泥沙展现在眼前。
挖了一个多小时,深达半米有余,仍未见根须尽头。
直至挖至一米深处,根须方止。
一米长的根须!
除去绿叶与红果,下方宛如一颗圆滚滚的脑袋,身体肥壮,两腿形似婴儿。
难怪在东北,人参除称“棒槌”外,亦名“人参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