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队长看着头顶嗡嗡作响的蜂群,小心翼翼地靠近薛成远。
“成远,这么多蜂蜜是真的吗?你的养蜂技术这么厉害?”
“差不多吧,带来的蜜蜂多,附近山里的花又多,产量自然高。”
“等会儿先把罐子称重,看看重量,这样好统计总产量。”
“好!”老队长听完连连点头,转身回去拿秤。
“成远!这是我家的罐子!”“大的是我们的!”“还有我们家的!”
村民纷纷拿出一到两个罐子摆在薛成远面前。
“提前跟大家说了,这些罐子是借用的,不是谁拿多少就给多少。”
“不然我就直接搬缸来了,全归我一个人。”
薛成远提醒大家不要乱拿罐子就走,否则可能会被揍。
“放心吧成远,我们这里懂规矩。”
老队长安排人在秤上标注各家的名字,以免搞混。
“孩子,别写错了。”
“爹,我知道怎么写,别催我!”
“我没催,认真写。”
教育成果显现,孩子们写得好的脸上都带着骄傲。
整个村子的人都围在薛成远身边看他忙碌。
不是不想帮忙,而是第一次采蜜,大家都不懂,只能看着薛成远一个人操作。
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里暗暗发誓,等到明年,一定要向薛成远讨教采蜜的本事。
这可不是简单的活计。
到时候,带上礼物到薛成远家,就跟拜师似的。
当薛成远独自忙完后,拿来的罐子居然装不满,最后一块蜂板上的蜜还剩了一半。
“我去瞧瞧还有没有干净的空罐子!”“别去了!”
薛成远急忙拦住想跑回家的二毛:“取不完就别取了,留给蜜蜂些吧。
不然冬天它们没吃的,全得饿死!”
听薛成远说起蜜蜂会饿死,二毛乖乖回到了原地。
这些小家伙可是宝贝,可不能让它们挨饿。
“来,叫几个过来,把这些罐子搬到那边,一起称称总共有多少。”
老队长叮嘱大家小心,这些东西可金贵得很,别摔坏了。
其实根本不用交代,每个人都像捧着新娘子一样,脚步轻缓,搂得紧紧的,眼睛仔仔细细地打量,看得入神。
“小心放下,放不下就别堆高了,一次称一个!”
“43斤!”
“56斤!”“49斤!”“61斤!”
随着四个数字喊出,村民们一合计,彼此对视,眼睛瞪得溜圆。
“一共209斤重!”
“一个蜂箱能产六十多斤蜜!”
“天啊!就占这么点地方,蜂蜜的产量几乎赶上半亩地三个月的玉米收成了,还不怎么精心照料呢。”
“这么说一家也能分到六七斤!要是明年养三十个蜂箱,甚至三百个蜂箱!”
看着众人越说越激动,薛成远上前让大家冷静:“别太兴奋啦!刚才那些罐子的重量算进去没?”
“都是瓷罐,多重我们还能不清楚?”
“我还有八个罐子没称,估计每个有两斤重。”
薛成远指向小毛蛋:“小毛蛋,你来,给大家算算,209减掉16,再减去刚才的45,还剩多少?”
看到薛成远喊小毛蛋过去,旁边抽烟的老汉顿时来了劲。
旱烟袋都顾不上抽了,直盯着小毛蛋:“小毛蛋,给你薛老师算算,看他学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