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益于001直接将图像投射在到地面,他只需要照着描就行,当然只有他能看到这种视野共享。
很快,几款形状古怪的农具草图就出现在泥地上。
有带着长长力臂、看着像个怪异跷跷板的碎土器;还有犁头特别巨大、犁壁高耸的重犁。
这些图形,活灵活现,结构的关键部位用了不同的划痕深度,异常逼真。
几位族老一开始还站得稍远,看着族长这番举动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图案渐渐成型,他们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伸长了脖子,仔细端详。
他们虽然没见过这些新式的工具,但常年跟土地打交道,农具好不好用,一眼便知。
“咦?这这犁头恁大,是想往深了翻吧?”杨剑南作为农经堂堂主,看得最仔细。
他指着那重犁的图样,眼睛里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
“还有这个,是靠人压这边,就能把那头的地拱起来?”百工堂堂主杨剑北指着碎土器的杠杆结构,脸上写满了好奇。
“这些新奇的工具,看着是很怪,但仔细琢磨,似乎真能解决眼下这地又硬又黏的大问题。”杨坚也补了一句。
“好了,大家各就其位,尽快把事情落到实处。”杨九狼站起身,扔掉手中的树枝,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这些工具我会让作坊那边尽快打造出来,不过价格也不菲,全都要记在族老会的公账上。”
这次,众族老们没啥意见。
种地是头等大事,如果这些工具真能解决耕地的问题,他们还愿意出双倍的价钱购买。
夕阳西下,把众人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
经过这次对作坊巡视和对田地勘查,大家对杨家村接下来的发展都有了一定的方向,这也是灾后重建最重要的第一步。
很快,众人就返回到杨家村的避难营地。
东西两村的村民虽然还混居在一起,但已经变成了两种现象。
由杨九狼领导的杨家西村,村民们上工的去上工,留在草棚的家人开始烧火做饭。
这些村民都能以低价从族老会购买到粮食和少量的肉。
而由杨锐带领的杨家东村,景象截然不同。
大部分村民,无论老少,都只是呆坐在自家草棚门口,眼神发直,一片死气沉沉,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有人在试图修补一张破得不能再破的渔网,更多人则茫然望着西边酡红的天空。
人群中时不时就传出几声压抑的咳嗽,和孩子们有气无力的哼唧声。
他们嗅着西村村民草棚中飘出的肉香,喉结不自觉地滚动,眼神里混杂着羡慕、嫉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恨。
看到这种情况,杨九狼扭头对着身后的杨坚说道:
“杨坚叔,必须让西村的村民尽快搬离这里,不能再和东村的村民住到一起了。”
在资源极度匮乏且分配不均的环境下,群体间的嫉妒和怨恨会快速积累。
当生存压力巨大时,道德底线会降低,极容易因为小事情触发大规模的冲突。
“知道了,族长。”杨坚马上回道,“我们西村已经在新住区赶工建造茅草屋,预计一个月后就能搬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