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豆腐都卖完了,今天豆浆、豆腐花卖出去几十碗,村里面来的人不少。”
赵清虎点了点头,“我在镇上粮店定了两千斤黄豆,明天会送过来,到时候豆腐坊放不下,就放在餐厅里面,方便拿取。”
“好的爹!”
扫了一眼豆腐坊,赵清虎看到了挂了一排的腐竹,已经不少了。
这东西,都不用刻意做,每次点卤水之前,静置冷却的豆浆上都会浮上一层,用筷子挑起来就是腐竹,是做豆腐过程中自带的副产品。
市面上没见有卖腐竹的,目前赵清虎也没有发展腐竹产业的想法。
晾晒好保存下来,算是给自家冬天的餐桌上储备一道菜吧。
今天豆腐坊的营业额比昨天多,足有一千六百多文。还收了一些黄豆跟稻谷,农户之家,以物易物还是很盛行的。
看来豆腐坊的生意比预料之中的好,不过,今天下午天气不太好,濛濛细雨,明天上午估计有雨,除了三郎,其余的“挑夫”都下降了明天的订货量。
冒雨卖豆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弄了个寒气入体扛不住,是要死人的。
蓑衣斗笠虽好,可是,谁也不打算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赵清虎说了一下黄精的事情。
几个郎瞪大了眼珠子,“爹,您说就昨天您挖回来的土疙瘩,就山上弄回来的,五百文一斤?”
“是啊,这还有假,我都卖了银钱回来了。”
赵清虎把自己的钱袋往桌上一扔,里面四个银锭子可都没花呢。
“嘶!”
“那明天忙完了豆腐坊的活,我也去山上看看。”大郎道。
“大哥,我们也去。”大丫三个丫头也积极了起来。
三郎也苦着一张脸,他拉着豆腐去一趟镇上,也就赚个一两百文,还要分一些工钱给四郎。
还不如上山挖一斤黄精呢,就在山脚下,也不危险。
“想什么呢,这东西又不是遍地都是,咱们这没有采药人,这黄精天生地长,才能有一些。昨天我挖到的是二十年药龄的,年份少了,没这么值钱。”赵清虎道。
别脑子一热,全家都上山挖黄精去了。
“那我们继续抓肉钻子。”大丫道。
“田里面还没抓光吗?”
赵清虎可是知道,自从知道肉钻子能卖钱后,绿竹村可是全村老少齐出动。
每家每户都赚了钱的,多的有一二两银子,少的也有几百个铜板。
“爹,还有的,水沟里面,还有竹溪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去了。”
“那你们小心些,竹溪水虽然不急,可中间水深,别去。”
“知道了爹。”
抓肉钻子的人多,不怕有意外。
早睡早起的赵清虎,每天都要睡上至少十个小时。
晚上睡得早,早上醒得早,也会去豆腐坊帮帮忙,盯着把把关。
今天来喝豆浆、吃豆花的人更多,连王木匠都来了。
“老王,我的靶子好了吗?”
“别着急,下午我带人来给你立起来。”
“那感情好。”
“清虎啊,这豆浆补身体啊,我这喝了几天,感觉身子骨都硬朗了不少。”王童生道。
“您客气!”
让赵清虎意外的是,他竟然看到了隔壁村的人,拎着大木桶过来买豆浆。
这才几天啊,竟然就有外来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