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不讨好的那种。
“此事,最棘手的地方,还是在于三和县的百姓在秦老板的精心照顾下,人人丰衣足食。
而大齐百姓,普遍仇富心里严重,恕我直言,如果此事能办妥,那定然只有秦老板出面,才有可能成事,否则,很难十全十美。”
韩安庆已经打听过了。
周伟波虽然是三和县的县令,可实际上,现在的三和县百姓对秦峰感恩戴德,远远超过周伟波,秦峰的声望,在三和县来说,如果认第二,没人敢去认这个第一。
“仇富?”
秦峰微微皱眉,其实有关地主的事,秦峰也听说过一些。
不过他听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地主鱼肉百姓,仗势欺人等恶行,从来没有听说过,某某地主是个好人,多么照顾百姓之类。
这也是秦峰不愿意去趟这趟浑水的主要原因。
“对!”
韩安庆点了点头,“如若他们没钱还好,急用钱时,自然会主动上门,可现如今的三和县,百姓丰衣足食,秦老板要是不愿意出手,怕是很难成事。”
“这样吗?”
秦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韩老板,您能说说,您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嘛?我想跟您学点生财之道。”
“哎,韩某这点小伎俩,没啥可学,简而言之,勤能补拙罢了。”
韩安庆知道秦峰是想借机好好思考一下,也就非常配合地慢慢讲了起来:
“韩某祖上数几代,也是务农出生,只是曾祖父那辈人能吃苦,种出粮食以后,不像其他人那般大鱼大肉,消费殆尽,而是积少成多。”
“有了一定积蓄后,才开始承包土地,雇人帮忙种田地,据传那时,工人吃的,比我们祖父吃的好得多。”
“靠着几十年的缩衣节食,总算是有了点积蓄。”
秦峰听出了这些世家,显然有自己的传承模式,才能让家族经久不衰,尤其是秦峰自己也做了生意人之后才知道,要想发财,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更多的还是要更紧形式,学会审时度势。
不然上面一个文件下来,所有努力,瞬间付之东流,还想一代代传下去?
哪有那么容易!
秦峰招呼四人在家里吃了一顿午饭,期间,刚好可以让李秀秀也带着孩子出来一一拜见,至于承包土地的事,秦峰没有说帮忙,也没有说不帮忙。
而是等到吃过午饭后,给他们没人都准备了一些礼物,送他们离开后,这才将信封交给了李秀秀。
李秀秀看过之后,大惊失色,“兹事体大,夫君,妾身怕是也拿不定主意。”
“这很难吗?”
秦峰看李秀秀脸色都变了,有点不太理解。
李秀秀非常严肃地点了点头,“这封信,夫君看后,作何感想?”
“除了第三件事,比较容易解决以外,第一件事,当官,我不想当官,不过看在盖了章的份上,我估计我得去一趟县衙,好好和周知县解释一下。”
秦峰对李秀秀,也没什么好隐瞒,“至于承包土地一事,我不想过多干预,因为我也不知道,我说服他们把土地承包出去,是不是真的是对的。
万一有一天,我没有搞好,土地又都承包出去了,他们连吃饭都会成问题,我不想当这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