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机灵,连范干部在他面前都被损的占不到丝毫便宜。
可那毕竟是小道,孩童时期贫一点没关系,可长大了要是还那么贫,这孩子怕是很难会有什么大出息。
蔡全无其实一直都想找个机会提醒一下刘秀华,工作固然重要,孩子更重要。
可人家刘秀华是街道办的干部,自己只是一个干窝脖儿的,又有啥资格提醒人家呢?
直到刚刚听到何建设脱口而出辛弃疾的词,蔡全无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何建设不去上幼儿园,不是因为这孩子不爱学习,而是因为这孩子的文化水平早就超过了同龄人!
听说刘干事是扫盲班结业才进入街道办工作的,她的文化水平应该只有高小初中之间。
看来,刘干事的丈夫常副所长肯定是位高级知识分子,要不然咋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呢?
感受到徐慧真的眼神似乎与往常不太一样,蔡全无收回心思,说道:“社会主义早晚改造资本主义,赶早不赶晚儿。”
徐慧真沉吟片刻,说道:“你的意思是,早晚都得合营,晚合营不如早合营,头锅饺子二锅面,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粮店主任说,甭管大小企业,合营是早晚的事儿。”蔡全无回道。
“刚刚刘干事说红头文件已经下来了,问我什么意思,我还有点儿拿不准,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谱了。”徐慧真点点头说道。
“您掂量好了您就办,您办事儿仔细。”说完,蔡全无端起洗好的碗筷就朝前屋走去。
徐慧真看了一眼蔡全无的背影,喃喃道:“蔡全无,全无,全没了,这名儿起的。”
何建设闻言,笑着说道:“知者减半,省者全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徐姨,您是当局者迷啊。
我蔡叔这名字学问可大着呢!
我蔡叔这人呐,亦不可貌相!”
听到这话,徐慧真顿时一愣,随即表情古怪的看向何建设:“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小建设,你可真是给了徐姨一个大大的惊喜呐!
咱们国家真是伟大呐!
没想到扫盲班还能培养出你这样的天才少年来!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徐姨不如你啊!”
经过几年的锤炼,何建设的脸皮早已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面对徐慧真毫不吝啬的夸奖,何建设脸不红心不跳,甘之若饴,淡然接受。
徐慧真接连夸了好一阵儿,话锋一转,接着问道:“建设,对于公私合营这事儿,你怎么看呢?”
听到这话,何建设面色不变,心中却暗自好笑。
通过刚刚徐慧真和蔡全无的对话,何建设已经猜出徐慧真的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接受公私合营,成为大前门下第一家公私合营的店铺。
她现在这样询问自己,显然不是真的想征询自己的意见作为参考建议,而是在考自己对于这一项政策的理解和看法。
同时,也是在为难自己,想要找回一点面子。
徐慧真虽然聪慧,性格疏朗,可她骨子里心气儿很高,再加上现在才二十岁出头,难免有些争强好胜的想法。
被一个六岁的小孩儿提点,感激归感激,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这才想要小小的难为何建设一下,找回一点面子。
不过,她的算盘注定是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