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永帝慌了手脚,派勇士带着诏书突围出京城,传令各州大军进京救驾,但勇士们一去不复返,是成功突围了,还是被崔家拦截了,或者叛逃了?谁也不知道。
又传诏京城士庶,奋勇抵抗崔氏、切勿从贼!
但他的丰功伟绩实在太多,恶行无数,与他相比,崔家堪称善良,这回造反也是因为长子被他霸占欺凌,忍无可忍。
据说崔家大少夫人也被他拘在宫中,不许回家……这对小夫妻真是苦命鸳鸯,两人都遭了他的毒手。
崔南瞻又站出来说,烧死他四个儿子的那把火,是熙永帝悄悄派人放的,妻子亲眼目睹,吓疯了。
于公,他要替天下除此昏君,还天下太平。
于私,他要替妻子、儿子报仇。
两方面理由都十分充分,简直听者伤心闻者流泪,也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看到了一线曙光。
……崔大老爷没说错,熙永帝确实是昏君,那么等这昏君一除,大家是不是就能吃口饱饭了?
这波舆论战,可以说崔家完全占了上风。
所以,基本没人响应熙永帝的号召。
朝中大半官员也倒向崔家,或者鹌鹑似的躲在府中静观其变,准备等局势明朗再做决定。
满朝文武,敢进宫议事的只有三位。
皇帝当到这份上,是真的很失败。
但熙永帝显然不知道“反省”两个字怎么写,只会疯狂咒骂,“崔家这窝贱人,乱臣贼子,天打雷劈!朕要将他们凌迟处死,碎尸万段!”
九万差点提醒他,想凌迟就不能碎尸,想碎尸就不能凌迟,这两种刑罚无法同时实施,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看他那么烦恼,又忍住了。
然而就算熙永帝骂得口沫横飞,也伤不了崔家分毫。
崔家私兵就围在皇宫外,并没有发动进攻。
他明白崔家父子为何停住,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弑君都是个难以洗刷的污点,崔老贼想当皇帝,就不能以身示范,免得来日也被臣子有样学样,所以想把他困死在皇宫。
宫里有水,却没有足够的粮食,如果只是皇帝一个人食用,能吃好几年,但还有妃嫔、太监、宫女、禁军、武威军等等。
这些人用来冲杀嫌少,用来吃饭却又嫌多。
熙永帝问过管粮的大太监,最多能支撑一个月。
他也不敢不给他们吃,怕逼得这些人倒戈相向。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他以前所未有的和蔼态度,问计于群臣,不,三臣。
三位爱卿愁眉苦脸、冥思苦想,拿不出个好办法。
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后悔,后悔选错了路。
这三人敢应熙永帝之召进宫议事,并不是有多忠诚,是想冒险博个危难之中的护驾大功,从此人生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