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张潇辰扎扎实实陪着剧组转战多个城市,参加了多场路演。
同时,在恢复了排片后,《那些年》在票房榜上也是一骑绝尘。
继第三天拿下五千三百万票房后,第四天再度砍下五千万票房。
往后几天,每天也都有四千万左右的票房进账。
等到第七天,最后一场路演结束,众人迫不及待的坐上回燕京的飞机。
七天辗转七个城市,跑了十多场路演,铁人都要扛不住了。
好在《那些年》的票房足够争气,七天累计获得两亿五千万的票房,成功登顶周票房冠军宝座。
与此同时,时光网也解禁了《那些年》专区。
无数《那些年》的影迷,第一时间登入网站发表自己的观点:
“【10分】青春的阵痛就是,女孩永远比同龄男生成熟。”
“【95分】没有遗憾的青春不完整,谢谢你,曾经喜欢过我。”
“【9分】我们之所以怀念过去,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美好,而是因为那时候有你陪伴在我身边。”
“【10分】我太爱这部影片营造出的氛围了,干净不狗血,仿佛让我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
“【9分】看到柯景腾扑过去吻新郎的那段,我笑到不行,但笑着笑着就哭了,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作为华国最大的影视论坛,时光网一向以权威、中立、客观等标签闻名于世。
尤其是电影领域,更是被誉为票房风向标。
有相当一部分影迷都是等到时光网的评价出来后,再选择看或不看一部电影。
而《那些年》在时光网的首周评分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1分,着实惊掉一众业内人士的下巴。
要知道华宜旗下上映两周的《青春时代》,同样是青春类电影,影帝影后加盟,制作费用高达七千万,到现在票房才堪堪过亿,评价那更是褒贬不一。
而那些年呢?
91分什么概念?
放在当下的时光网,已经是足以冲进华国影史top10的存在了。
身边环绕的都是诸如张国师、陈凯子、王大卫等大导演的代表作品。
也就是说张潇辰凭借一部《那些年》,就足以跻身名导之流。
如何不让吃瓜群众目瞪口呆。
评分高,大家还能理解,毕竟艺术这种东西,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
但偏偏《那些年》这么一部青春电影,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上映一周拿下25亿票房。
这就很恐怖了。
遥想当初《那些年》首映礼上,张潇辰豪言拿下3亿票房,业内一片嘲笑声。
现在呢?
已经不是3亿,《那些年》甚至有机会超越五亿票房。
而这个票房数据,已经足以跻身华国影史国产影片票房top3,总票房top10。
要知道这可是一部低成本青春校园片啊!
此前能达到这个级别电影的。
无一例外都是好莱坞大片,亦或者《汶川大地震》、《建国大业》这种举国关注的影片。
从来没人想过,一部低成本青春校园片能做到这种地步。
难道华国人钟爱大片,大制作的定律,从《那些年》开始宣告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