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吾若不出山,不入仕,将来势必会成三足鼎立之势。
丞相坐拥中原数州之地,更有掌中天子,行霸道,剑指天下,遍征四方,必会成为世间最强大的诸侯;
刘备以皇叔之名,窃取荆州之地,禀仁义之名,行王道,聚拢汉室气运,镇守荆益之地,必将成为丞相的大敌;
而孙权居江东,以父兄之名,借长江之险,更兼江南富饶之地,亦可养兵久守无虞。
况且丞相势大,孙刘必成联盟,恐怕丞相有生之年想要一统天下,绝无可能!”
“刘备不过丧家之犬,孙权亦是黄口小儿,孤何惧哉,倒是你不在山中随仙师修道,反倒下山处处与我为敌,实在可恶!”
曹操冷叱,满脸怒气。
他并非是不相信刘昊那三分天下的论断,只是这一切都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刘昊不出山,不入仕。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丞相误会了,在下其实并无争霸之心,只是希望这乱世尽快结束,世间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再无战争之苦,至于谁得天下,在下毫无兴趣。
恕在下直言,吾是没有在下,日后天下必归丞相,当然那都是丞相身后之事了!”
听到刘昊如此说,曹操越发愤恨,目光无比凶恶,恨不得要把刘昊给活剐了。
他自然听出了刘昊的弦外之音,倘若没有刘昊,这天下日后必归属曹氏后人。
那可是天下,他曹家的天下,就这样被刘昊给夺走了。
“庶子,你是来羞辱孤的嘛?”
曹操暴怒,连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恕在下直言,丞相此人,心机太重,杀气太大,运气太好,这三件事样样夺了天机,断然难以久持。
况且丞相想要废汉自立,乃是臣子篡权夺位,自此礼乐崩坏,道德沦丧,此乃祸乱之源,殊不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得之于斯者毁于斯。
你曹氏如何得到的天下,将来也必会被后人效法,尔曹氏子孙又如何能得以善终!”
曹操面若寒霜,冷冷的看着刘昊,从牙缝里吐出一句话。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刘昊冷笑,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丞相非常人,自然豁得出去,即便真如在下所言,恐怕丞相御极之心也不会改变,但是丞相或许忽略了一点。
中原混战百年,民生凋敝,战力锐减,可四方蛮夷却在暗中壮大,积蓄实力。
北有匈奴、鲜卑虎视眈眈,西有羯、羌、氐三族狼顾鹰视,东有高句丽、倭人伺机而发,南有滇国、南越枕戈待旦。
一旦中原积弱,四方蛮夷必会群起而攻,烧杀抢掠,荼毒中原,届时华夏大地必将生灵涂炭,国将不国。
大乱将由此而生,更有亡国灭种之险。
到那时,你我皆是民族的罪人,必遭千古唾骂,后世鞭尸。”
曹操沉默了,刘昊的话他显然听了进去,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实不相瞒,在鄙人看来,倘若丞相真有本事能够一统中原,威服蛮夷,重现盛世,在下自然乐意得见,届时吾必归隐深山,麾下势力尽数相赠,绝无怨言。
可乱世归治需要那万众归一的智慧,丞相你真的行吗?”
曹操猛地一怔,眼神死死的望着刘昊。
“孤若不行,难道你就行嘛?”
“或许也不行,但又何妨一试呢,即便我做不到,也会拼死保住民族最后一丝火种,不受外族欺凌,不至亡国灭种,不使负罪天下。
这便是本公子出山入仕的原因,也是我愿意与丞相缔结盟约的缘由。
自此后,我愿与丞相休战,丞相尽可以放手与天下诸侯争雄,倘若丞相有生之年真能问鼎天下,刘昊自会聚众相投,绝无怨言。
吾愿以仙师之名起誓,若违此誓,天人共诛,不容于世,丞相请看!”
说着刘昊便从袖袍中取出一片锦缎,递给了曹操。
接过锦缎,曹操快速的扫了一眼,不禁满心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