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的气氛,在方才那场精彩绝伦的切磋之后,达到了顶点,又随着时间推移,缓缓沉淀下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太史慈忽然站起身,端起酒盏,先向主位的孔融深深一揖。
“大人。”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
“慈奉母亲之命,前来北海,助大人解围。”
“幸不辱命,贼寇退散,都昌城安然无恙。”
“如今危机已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最后又落回孔融身上。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乃同郡同乡,素有交情。”
“此前曾数次修书,邀慈前往相助。”
“慈不敢不应。”
“今日特向大人辞行,望大人恩准。”
孔融闻言,放下手中的酒盏,脸上露出几分怅然,却也带着理解。
他起身,亲自为太史慈斟满一杯酒,双手递过。
“子义来去,坦荡磊落,真君子之风也。”
“融受子义突围解困之大恩,尚未图报,又岂敢强留。”
“唯有此杯薄酒,聊表谢意,为子义壮行!”
“请满饮此杯!”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人也纷纷起身,举杯相敬。
太史慈双手接过酒盏,目光中带着感激。
“多谢府君!多谢玄德公!多谢诸位将军!”
说罢,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没有丝毫迟疑。
众人亦饮尽杯中酒。
孔融放下酒杯,扬声喊道。
“来人!取黄金五百两来!”
很快,便有仆役捧着一个沉甸甸的托盘上前。
孔融指着那黄澄澄的金子,对太史慈道。
“子义,此乃融一点心意,聊作酬谢,万望收下。”
太史慈见状,连忙后退一步,摆手推辞。
“府君万万不可!”
他神色郑重,语气坚决。
“慈之老母,在北海多年,屡蒙府君照拂,恩深义重。”
“慈此来,乃为报恩,岂敢再受钱财!”
“府君厚爱,慈心领了!”
“诸位,就此别过,不必远送!”
说完,他对着众人再次抱拳一礼,转身便大步流星地向府衙外走去,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孔融与刘备等人想要挽留,却已来不及。
众人只得快步跟到府衙门前,目送着太史慈翻身上马,矫健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南门方向。
秋风吹过,带着几分凉意。
府衙门前,只剩下孔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五人,以及几名站哨的仆役。
孔融望着太史慈离去的方向,轻叹一声,似有惋惜。
刘备正待开口说些什么,安慰一下孔融。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远处的街道传来,由远及近。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骑快马,正朝着府衙方向疾驰而来。
马上之人,依稀能看出穿的是绫罗绸缎,似乎是个富贵人家的打扮。
然而,那华丽的衣衫此刻却显得有些凌乱,沾满了风尘。
马上之人脸上亦是灰扑扑的,神色焦急而疲惫,显然是经过了长途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