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盒底下压着的那个东西,是块薄薄的玉片。
确切的说,只能算是小半块,因为玉片的周边,明显有不规则断裂的痕迹。
直觉告诉我,这东西不简单!
怎么说呢,这块残缺的玉片上,不仅有云纹,还有镂雕,规格形制很高,不像是一般的大路货。
而且这块玉片上,还有部分“鸡骨白”,以及淡灰色土咬的沁痕,一看就不是传世的东西,基本上可以断定,是红山墓葬里才会出的生坑货。
为啥这东西让我感到震惊?
这么说吧,如果这东西完整的话,我敢保证,百分百可以评为馆藏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牛河梁红山遗址出土的勾云玉佩,跟这块玉片风格很像。
由此我推断,这块残缺的玉片,很可能也是某件勾云佩的一部分。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一件玉器而已,能值多少钱?有啥大惊小怪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香港嘉德拍卖会春拍的一件红山勾云佩,最终成交价是717万港币,折合人民币650多万!
当然了,这是近些年才拍出来的天价,2000年那会还没这么高,不过在当时来说,也并不便宜。
之前开古玩店,我认识一哥们儿,那家伙不知从哪搞了几件红山墓里出的高古玉,倒手之后狠狠大赚了一笔。
至于他到底卖了多少钱我不知道,只知道当年我们还骑摩托那会儿,他就已经开上虎头奔了。
可想而知,这件残缺的玉片,给我带来多大的刺/激?
瞅了几眼老太太,我心里有点犯嘀咕。
她家里,咋会有红山墓里出土的陪葬品?
“大姨,你这东西搁哪弄的?还挺好看。”
听我问话,老太太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又看了看我手里那块玉片,很随意的摆摆手,说:
“啥?你说这块破石头啊?这是以前俺家老头活着那会儿,在苞米地里犁地翻出来的,没啥用,又不是啥值钱东西,这玩意俺们这边地里有的是,没啥稀罕的。”
听老太太这么说,我心里怦怦狂跳!
我估摸着,如果她说的话属实,那么那块地里,很可能埋着红山墓葬,而且还是那种,部落首领、大祭司的高等级墓葬!
说实话,我动心了!
老话说的好,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要想翻身,还清外债,赎回古玩店,眼下就是好机会!
只要能找到那座红山墓葬,挖出几件高古玉,这些目标都可以轻松实现!
想到这,我话锋一转,继续跟老太太套话,想要问出这块玉,到底是从哪片地里发现的,找机会真得去探一下,碰碰运气。
“这东西是地里捡的?您就逗我玩吧,啥地里能捡到这么好看的石头?我也去捡几块试试。”
听我这么说,老太太随手冲着窗外一指,笑呵呵的说:
“嗨,这有啥好奇怪的,俺还能骗你咋地?俺们这边苞米地里,种地经常能翻出一些东西,像是破陶片子,这样的石头,多了去了。”
随着老太太手指的方向看去,就在她家门前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梯田,背靠着山,那块地里苞米还没收割,密密麻麻的杵着一大片,也看不出来有啥不一样。
“这块石头,就是从那片苞米地里翻出来的?”
看着她指的那片苞米地,我假装漫不经心的试探着问她。
“嗯呢,就是那块地。”
听老太太肯定的语气,我心里有数了,默默的记下了大概的位置。
盗墓圈里流行一句口诀,叫“唐半山,宋湾湾,汉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两边。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