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个墓坑,算是白费了,除了散落一些碎骨头渣子,和几块破烂陶片之外,没出啥好货。
甚至就连那些破烂陶片,也是最普通的那种,不像之前挖的那些陶片,最起码还有图案和文字。
很显然,这三座墓葬的主人,身份比较低微,没资格陪葬值钱的玉器。
第四个坑,看起来尸骨保存的比前三个要好一些,至少还有几根完整的腿骨,以及大半个脑瓜壳子躺在坑里。
这个坑从上边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宝贝,只有几块比较大点的碎陶片,陶片上模模糊糊能看见几抹彩色,看模样,没碎之前应该是个彩陶罐。
“有东西!”
直到七叔摸到脑瓜壳子底下,才算正儿八经出了件好货。
“大侄子,瞅瞅这是啥?”
七叔把东西拿在手里,显然有些高兴,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一边说着,一边把摸出来的东西,从坑里递给我看。
我赶忙把东西接过来,用衣袖简单擦了擦残留的泥土,看清楚是件玉器。
材质是岫玉中的偏岭黄白河磨料,标准的红山高古玉,“马蹄筒玉箍”。
难怪七叔乐的合不拢嘴,有这个东西在,我们这趟就算不白来。
第四座墓坑,除了这件马蹄筒之外,也没啥东西了。
接下来,只剩最后一座墓没摸了,就是我最先探到的那座中心墓,也是整个墓葬群里等级最高的。
按理说,要有好东西,也肯定是埋在这座墓里了。
我们几个眼巴巴的守在墓坑边,看着七叔下去摸东西,希望能出大货。
果不其然,七叔刚下去没一会儿,就摸出了个硬货。
看着七叔递上来的东西,我们几个高兴坏了。
这件东西,是个玉璧,而且还是“双连玉璧”。
整体是由两个玉璧相连,两个玉璧中间各有一个孔洞,上部的玉璧较小,下部的玉璧较大,呈现出上窄下宽趋势,边缘呈薄刃状。
这种双连玉璧,辽宁省博物馆也有一个,只不过那个是兽面纹,而我们挖出来的这个,属于素面无纹的,尺寸也比那个略小一些。
这种东西,应该算是祭祀用的礼器,象征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这件宝贝的出现,也证实了我之前的猜想,这座红山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部落首领或者大祭司,因为这种东西,在红山文化中,只有部落里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才配使用。
好事逢双!
我们几个还沉浸在,“双连玉璧”带来的喜悦中,七叔又递上来一件狠货!
玉人!
竟然出了件,牛头玉人!
关键是,这件玉人体量还很大,高度大概能有十七八公分,宽度也得有四五公分,厚度在三公分左右。
这件玉人,可以说是雕刻的精细入微,巧夺天工。
上半部分的牛头,雕刻的极具力量感,牛角粗壮且弯曲,向上伸展,眼睛怒目圆睁,炯炯有神,嘴巴宽阔,下半身是人身,呈蹲坐姿态。
尤其是牛角的纹理、面部的肌肉线条等等,刻画的十分到位,真不敢想象,这是几千年以前,古人纯手工雕刻而成的。
这东西等级很高!
我敢保证,要是让某些专家看见了,他们得疯,甚至博物馆也得红眼,这种级别的宝贝,博物馆也没几件,不疯才怪呢!
除了这几件宝贝之外,七叔还摸了只彩陶罐,品相还不错,不过跟这几件高古玉相比,档次肯定要差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