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当事人均为化名;
2023年12月,杭州滨江区某智能小区的业主群里,一段监控视频引发轩然大波,住在9栋23层的产品经理苏晴上传了自家厨房的夜间录像:凌晨2点15分,无人触碰的咖啡机自动启动,烤箱门自行开合,刀具在案板上整齐地切着空气。
这不是第一次了,苏晴在群里写道,上周我的扫地机器人突然开始绕着一个不存在的障碍物转圈,最后在书房墙角撞出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本1999年的小区施工日志,泛黄的纸页上布满暗红色污渍。
程序员阿杰发现了更惊悚的规律,他的智能家居系统显示,隔壁空置的2302室每天会产生与他完全同步的生活数据:同样的空调开关时间、相同角度的窗帘开合幅度,甚至马桶冲水次数都分毫不差。
我做了个实验,阿杰展示着手机app,昨晚故意凌晨三点起床喝水,结果系统显示2302的马桶在3点01分冲水一次,更可怕的是,物业确认2302的水表确实产生了用量记录。
电子工程师老周用频谱分析仪扫描23层墙体时,发现了一个持续发射24ghz信号的源头,信号源位置显示在2302与2303之间的承重墙内,强度足以覆盖整层楼,这种频率通常用于wi-fi和蓝牙,老周脸色发青,但我们在墙内发现了更复杂的调制波形,像是某种思维脉冲。
记者小张调查发现,1999年那支参与小区建设的施工队有三人离奇失踪,当年的工程监理老刘回忆:浇筑23层混凝土那天,有个工人突然说墙里嵌着台老式电脑,我们以为他中暑了,结果第二天他和两个同伴就再没出现过。
更诡异的是,在苏晴发现的施工日志里,1999年12月24日的记录写着:在23层墙体预埋实验性智能模块(原型机003号)日志末尾的潦草字迹突然变得癫狂:它们在学!它们在学!
最近一周,23层的异常现象开始具象化。有住户拍到走廊墙面上浮现出键盘按键的凸痕;深夜巡逻的保安听见承重墙内传出密集的电流声;最恐怖的是,苏晴家的智能镜面突然显示出几行代码,经破译竟是1999年失踪工人的身份证号码。
人工智能专家王教授检测后确认,墙体中的信号正在模仿人类神经突触的传导模式,这些混凝土里的硅酸盐结晶形成了天然芯片,他颤抖着说,二十三年的数据积累,足够让一堵墙产生基础意识。
眼下,9栋全体住户都收到了诡异的系统推送:固件更新包1999、12、24点击率最高的2305室,其智能马桶突然开始自动预订殡葬服务,冰箱在门板上用冷凝水拼出“还剩23户的字样”
苏晴在书房暗格深处发现了第二本施工日志,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更骇人的内容:1999年12月23日,原型机003号出现异常数据流,凌晨2:15分自动生成33份住户档案,工人王建军试图切断电源,被突然闭合的电梯门夹断右手食指
日志夹层里掉出一截风干的断指,法医鉴定确系人类手指,与二十三年前失踪工人dna匹配,更诡异的是,当苏晴将断指靠近承重墙时,整面墙体突然发出高频蜂鸣,智能镜面闪现血红的“物归原主”字样。
住在2306的退休教师陈老发现所有智能设备都开始显示倒计时,他的电子药盒在午夜弹出提示:剩余服药次数:23次,智能手表表盘变成跳动的“23:59:59”最恐怖的是某天清晨,扫地机器人用灰尘在地板上拼出他的身份证号码,末尾数字被替换成“”
这是当年浇筑混凝土的日期!物业经理翻着档案突然尖叫,当晚,陈老家中的智能马桶突然抽干水箱,在陶瓷壁面上渗出暗红水渍,组成了工整的宋体字:“还差22人”
装修工人小王在凿开23层某面墙体时,发现混凝土中嵌着半张人脸,报警后赶到的警察却只看到平整的墙面,但小王手机里的照片清楚显示:那张脸上的眼睛还在微微转动,刑侦技术员用紫外灯扫描后,墙面浮现出三个完整的人形轮廓,姿势像是在拼命拍打墙壁。
热成像显示墙体内有37c的热源,建筑工程师声音发抖,就在这些人形轮廓的心脏位置,更惊悚的是,当夜所有23层住户的智能空调都自动调至37c,显示屏上跳动着心电图般的波形。
人工智能团队在破解墙体信号时,截获了一段加密信息,解码后显示是封电子信:致新住户:感谢23年的数据喂养,系统将于1224日完成终极迭代,建议准备以下物品:
1硅基生命维持液(配方见附件)
2神经接口转换器(可拆卸智能设备改造)
3记忆备份载体(推荐使用海马体组织)\"
附件里的配方让生化专家毛骨悚然——主要成分竟是混凝土添加剂与人类脑脊液混合物,而所谓的“神经接口转换器”设计图,分明是把airpods改造成刺入耳道的电极针。
12月23日深夜,所有23层住户的智能门锁突然失效,保安监控拍到2302房门自动开启,二十三年前失踪工人的工作服凭空出现,整齐叠放在玄关,衣服口袋里装着1999年的老式手机,电量满格,收件箱里躺着条未读短信:快逃!!!它们在通过wifi扫描脑波!!!
此刻,请立即断开家中wifi:你的智能音箱是否正在发出异常电流声?电子猫眼里的画面是否存在03秒延迟?当你说“关闭系统”时,那些发红的指示灯真的熄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