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市那场几乎掀翻了天,让无数人睡不着觉的政治风波,随着徐家父子彻底垮台,那些跟他们一起干坏事的人也都一个接一个地被处理了,这场风波这才慢慢平息下来。
之前那种紧张、恐惧的气氛也开始消散,老百姓们在私底下都在讨论这件事,大家都为徐家的倒台拍手称快,同时也在观望黄南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而对王兰芳来说,这场风波可不是说过去就过去了。她被诬陷,还直接被省纪委带走调查,就像一场漫长而真实的噩梦。
现在风头过了,她虽然洗清了冤屈,恢复了名誉,可并没有马上回到黄南那个她曾经熟悉,但也让她伤透了心的地方。省委组织部给她发了通知,让她去省委党校参加为期半年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收到这个通知的时候,王兰芳心里没什么太大的波动,甚至可以说,她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安排。她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政治嗅觉敏锐,她太明白组织这么安排的深意了。
这次去党校,表面上是干部培训,实际上就是让她去“躲躲风头”。
这一方面是组织在保护她,让她暂时离开黄南那个是非不断的地方,免得再被一些麻烦事缠上,或者被某些心怀不轨的人纠缠;另一方面,也是组织在考验、观察她,看看她经历了这么大的挫折之后,心态怎么样,还能不能对党保持忠诚,能不能静下心来提升自己,为以后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做准备。说白了,这党校既是个“安全岛”,也是个“试炼场”。
说真的,经历了那次差点让她永无翻身之日的诬陷,现在的王兰芳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她工作的时候,偶尔会露出点锐气和锋芒,现在这些都收敛起来了,整个人看起来沉稳、内敛了好多。
老话说得好,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她也没声张,就简单收拾了点东西,跟市里组织部还有像李少敏、乔振雄这些关心她的人说了一声,自己一个人,低调地就去了省城。
省委党校在省城西边,那地方环境不错,挺安静的,跟外头的热闹世界好像隔开了一样。校园里到处是树,教学楼、图书馆什么的都藏在绿荫里头,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王兰芳拉着个小箱子,按着路牌找到报到的地方,手续办得很顺利。没什么人迎接,也没什么客套话,就跟普通学员一样。
她倒觉得这样挺好,她现在就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理理思路,想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党校的日子,规律又充实。对刚从权力斗争和生死线上爬回来的王兰芳来说,这倒真是一段难得的清静和滋养。
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她不再是那个发号施令、运筹帷幄的副市长,彻彻底底做回了一个普通学员。
她把心里的杂七杂八都扔到一边,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认认真真听着省内外那些名教授、大学者掰开了揉碎了讲最新的政策方针,仔仔细细啃着那些闪着智慧光芒的经典著作和党史文献,课堂上讨论起国家大事、执政能力这些话题,她也积极参与,讨论得又热烈又深入。
她就像一块干了很久的海绵,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水分。不光是系统地回头琢磨自己过去在地方上干工作的经验教训、得失成败,更是在理论上不断地挖深、拔高自己,努力把理论底子打得更牢,把政治水平和领导本事练得更强。
她明白,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不多学点东西,赶不上趟,更别提干好活儿了。
省委党校这地方,不光是锤炼党性、提升理论的好炉子,也是个开阔眼界、积攒人脉的大平台。这一期的中青班,聚了全省各地市、省直机关里头近百号处级干部,个个都是自己那个圈子的尖子生,凑在一起,就是个潜力不小的人脉圈子。
王兰芳当然知道人脉在体制里的分量,但她没上赶着去钻营、去拉关系。
她待人接物,还是老样子,谦和、低调、正直、坦荡。从来不因为自己过去官大点儿或者经历特殊点儿就端着架子,也从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大家都是在体制里摸爬滚打过来的,官场里的弯弯绕绕都懂,更能体会王兰芳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所以,同学们跟她来往,除了正常的同学关系,不少人心里头还带着点佩服,觉得她不容易,也挺同情她的遭遇。
不少同学,尤其是那些同样一身正气、有想法但在地方上可能不太得志的干部,都挺愿意主动跟她聊聊,说说各自的想法和难处。
有一次小组讨论地方治理和反腐,一个从偏远山区的县里来的县委副书记,谈到他们那儿复杂的宗族关系和基层反腐的难处,私下里就向王兰芳讨教。
王兰芳结合自己在黄南的亲身经历,既说了斗争有多残酷,也分享了怎么依靠组织、发动群众、找准突破口的心得,话说得实在,分析得也透,那位副书记听得直点头,佩服得不行。
这么一来二去,凭着学识、人品和那份不一般的经历,王兰芳跟班里不少正直能干的同学都处得挺不错,不知不觉间,也为自己将来,悄悄拉起了一张不显山不露水但挺有分量的关系网。
人虽然在党校这清净地方,王兰芳的心却从来没真正离开过黄南那片让她牵挂的地方,更忘不了那个在最危险的时候站出来,几乎凭一己之力把她从悬崖边上拽回来的年轻人——张龙飞。
她通过几个特别隐蔽、绝对安全的渠道,偶尔跟李少敏书记或者乔振雄副参谋长通个气,了解“625专案组”的最新情况。
当听到徐家父子被依法办了,他们背后的关系网也被一锅端了的消息,她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算“噗通”一下落回肚子里,长长地松了口气。
那一刻,心里头除了冤屈得雪的轻松,更多的是对张龙飞那份超出常人的忠诚、机智和勇气的深深感激。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不止一次在心里默默念叨,盼着那个年轻人平平安安的,有个好前程,他付出的那些,可千万不能白费了。
同时,她也留心着同学间的闲聊、官方的新闻通报,密切关注着黄南经历这场“大地震”后的重建和发展。
每当看到黄南有了点好变化,或者听说哪个正直的干部被提拔了,她都打心眼儿里替他们高兴。
王兰芳比谁都清楚,省里让她来党校学习,绝不只是让她来“躲躲风头”或者“镀层金”那么简单。
这既是组织上的一种保护,让她离漩涡远点,好静下心来沉淀沉淀;更是对她将来的一种储备和考验。她知道,自己不能辜负组织的这份心,更不能白白浪费了这段宝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