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长立东的调离,就像是揭开了蒙在安民县上空最后一层若有若无的阴霾。虽然他的离开悄无声息,没有掀起半点波澜,但县委县政府大院里,乃至整个安民县的干部队伍中,那种无形中松了一口气的氛围,却是真实可感的。
过去那种微妙的制衡和潜在的对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政令畅通和目标一致。
没有了赵立东这个主要的内部阻力,县委书记周启明对张龙飞的支持变得更加旗帜鲜明,几乎是毫无保留。他彻底放下了过去那种既想利用张龙飞这把“尖刀”冲击本土势力、又怕局面失控的摇摆心态,转而成为了张龙飞改革思路最坚定的后盾。
在各种会议上,他总是率先表态支持张龙飞提出的各项方案,并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不得有误。这种明确的态度,无疑给全县干部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跟着张副书记干,就是县委的方向。
纪委书记钱卫国和组织部长孙海涛,这两位早期就与张龙飞建立起默契的常委,更是如鱼得水。
钱卫国手握纪律戒尺,对那些在改革中阳奉阴违、推诿扯皮的干部毫不留情,为各项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孙海涛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坚决贯彻张龙飞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干事为导向”的原则,一批在改革中表现突出、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被提拔到了关键岗位,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也巩固了张龙飞的执政基础。
可以说,赵立东离开后的安民县,进入了一个由张龙飞主导、周启明全力支持、关键部门鼎力配合的“黄金发展期”。张龙飞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心无旁骛地将他酝酿已久的各项发展蓝图,大刀阔斧地付诸实施。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飞速流逝,转眼间,将近两年的时光过去了。
这两年里,安民县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是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
曾经那个贫困落后、矛盾丛生、死气沉沉的山区农业县,如今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经济数据是最直观的体现。安民县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两年在全市名列前茅,甚至在全省都排得上号;地方财政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彻底甩掉了“吃饭财政”的帽子,有了更多资金投入到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最让老百姓高兴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许多曾经紧巴巴过日子的家庭,如今不仅吃穿不愁,甚至还有了余钱盖新房、买家电,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全县的贫困发生率更是大幅下降,好几个老大难的贫困村都成功摘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在这一代人手中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
社会面貌的变化同样显著。信访局门口不再像过去那样门庭若市,上访量大幅减少,许多像石旯村土地承包权纠纷那样的历史积案得到了妥善化解,老百姓有了说理的地方,自然怨气就少了。
社会治安状况也明显好转,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少了,晚上出门也感觉安全多了,过去一些地方隐约存在的黑恶势力苗头,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高压下销声匿迹。县城和乡镇的面貌也焕然一新,道路硬化到了家门口,农贸市场变得干净整洁,新建的公园和广场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安民正在悄然崛起。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自然瞒不过上级领导的眼睛。
先是云州市的领导们开始频繁地到安民县调研、考察,每次来都对安民的变化赞不绝口。市委市政府的各种会议上,“安民经验”、“安民模式”成了高频词汇,要求其他区县向安民学习的指示也屡屡下达。
紧接着,省里的目光也投向了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山区县。分管农业和扶贫的刘副省长再次来到安民,看到的变化让他都感到惊讶。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也在不同的场合,对安民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安民县的经验做法被认真总结,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和推广,一些做法甚至被写入了省里的政策文件。
随着安民县的声名鹊起,张龙飞这位年轻的县委副书记,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
他不再仅仅是安民县的“张书记”,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市里、省里的各类表彰名单和重要会议的发言席上。
“全省优秀员”、“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市改革创新好干部”……各种荣誉接踵而至。省市两级的领导,在公开场合提到他时,无不称赞他“思路清晰、作风扎实、敢于担当、成绩突出”。
媒体对他的关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里的报纸、电视台自然不必说,就连省里的《江东日报》、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安民县的变革之路,深入挖掘张龙飞这位“领头雁”的故事。报道中,张龙飞被塑造成了一个既有高超领导艺术,又有深厚为民情怀;既有雷霆手段,又不失人文关怀的年轻干部的典范。他的形象,通过媒体的传播,迅速在全省范围内深入人心。
一时间,张龙飞声名远扬。在安民县,他是老百姓心中最信赖、最拥戴的好领导;在云州市,他是同僚们既佩服又有点“羡慕嫉妒恨”的“能人”;在江东省,他已经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一个“能吏”、“干才”的代名词,一个被各方看好、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代表。
站在安民县发展的新起点上,享受着来自各方的赞誉和认可,张龙飞心中虽然也有一丝成就感,但更多的却是清醒和冷静。他深知,安民县的成功,离不开组织的信任、同僚的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奋斗。
而他个人的声名鹊起,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严峻的考验。他的目光,已经开始投向安民之外,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他知道,安民县的磨砺,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经历,未来的征程,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