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针对张龙飞的匿名举报风波,虽然最终被他从容化解,但也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云州这潭水的深不可测,以及隐藏在暗流之下的汹涌敌意。
对手既然已经出招,而且手段如此卑劣,就意味着他们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张龙飞很清楚,自己想在云州站稳脚跟,想真正打开局面,就必须尽快拿出雷霆手段,斩断伸向政法系统的黑手,打掉那些为祸一方的毒瘤及其背后的保护伞。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最有效的自保之道——只有让对手感到痛,感到恐惧,才能迫使他们收敛,才能为后续的工作赢得空间。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窗外的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将整个城市笼罩。张龙飞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关于“天诚建设”和“豹哥”的初步调查报告上。
这份报告揭示了云州建筑市场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以及“豹哥”其人可能涉及的暴力垄断行为。然而,报告的内容还显得有些单薄,指向性不够明确,“豹哥”行踪诡秘,其关系网似乎牵扯更广,直接动他,时机或许还不成熟,也容易打草惊蛇,让更深的势力有所警觉。
不行,第一枪必须打得准,打得狠,打得稳,要选择一个目标,既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又能最大程度地争取主动,减少不可控的风险。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将连日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碎片,以及政法委信访室里那些积压的举报材料,一一在脑海中过滤、串联。
他需要一个目标,其罪行累累,民愤极大,这样动手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民意支持;这个目标的势力范围相对清晰,便于集中力量打击;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保护伞层级不能太高,至少不能是一开始就触碰市委核心层或者省里的大人物,以免遭遇过强的反弹,导致行动夭折。
就在这时,一个外号闯入了他的脑海——“陈瘸子”。
这个名字,他在之前的暗访中听老百姓私下议论过,也在信访材料里多次看到过。此人原名陈宏斌,早年据说是在一次街头斗殴中被人打瘸了一条腿,因此得了这个带有侮辱性的外号。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后来在云州地下世界的“崛起”。陈瘸子心狠手辣,胆大妄为,从最初的街头混混,靠着敢打敢杀,网罗了一批亡命之徒,逐步控制了城西一带的砂石、建材运输市场。
为了垄断经营,强买强卖,暴力驱赶竞争对手,甚至打伤打残了不少人。后来,他的势力又渗透到娱乐场所,开赌场,搞“保护”,手下那帮打手成了许多正当商户挥之不去的噩梦。关于他的举报信,涉及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强迫交易、非法拘禁、聚众赌博等等,简直罄竹难书。可以说,在云州城西那一片,提起“陈瘸子”,普通百姓无不谈虎色变,恨之入骨。
更关键的是,根据一些零星的线索和张龙飞的直觉判断,“陈瘸子”之所以能如此嚣张跋扈多年不倒,背后很可能站着市公安局的某个领导。信访材料里不止一次隐晦地提到,每次有针对陈瘸子的报警或举报,最后总是不了了之,甚至有受害者反遭报复。
而根据“山猫”他们初步摸排反馈的信息,与陈瘸子来往较为密切,且有可能为其提供实质性保护的,指向了市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马卫东。马卫东是云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在公安系统根基不浅,但也听说其风评并不太好,与一些社会上的“能人”过从甚密。
一个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黑老大,一个层级不高不低、可能存在问题的公安局副局长——这简直是为张龙飞量身定做的“开门红”目标!打掉陈瘸子,既能大快人心,迅速提升政法委和张龙飞本人的威望;又能顺势挖出马卫东这条线,敲打震慑云州警界内部可能存在的不正之风,为后续整顿队伍打开突破口。而且,相较于背景可能更复杂的“豹哥”,陈瘸子的关系网似乎更清晰一些,行动的风险相对可控。
“就是他了!”张龙飞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已然做出决断。
接下来的几天,张龙飞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按部就班地处理着政法委的日常工作,出席各种会议,但他暗地里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部署。他秘密召集了自己最信任的几个人——包括从安民县调来、经过考验的办公室主任李强,以及在云州市局内部初步物色到的几位正直可靠、渴望改变现状的中层骨干,甚至悄悄协调了市国安局提供了部分技术支持。一个针对陈瘸子及其团伙的秘密专案组悄然成立。
张龙飞给这个专案组的任务只有一个: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收集并固定陈瘸子及其团伙主要成员的所有犯罪证据,特别是涉及暴力、垄断、以及与马卫东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的证据。
他反复强调:“证据!我们必须拿到铁证!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确保一旦动手,就能一击致命,让他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专案组的工作异常艰苦。陈瘸子混迹江湖多年,非常狡猾,反侦察意识很强。其核心圈子管理严密,外人很难渗透。而且,由于可能有马卫东的庇护,他们过去留下的许多案底都被“技术性”处理过,取证难度极大。
专案组成员们几乎是不眠不休。他们重新梳理了过去所有涉及陈瘸子的报警记录和信访材料,从中寻找蛛丝马迹;他们秘密接触那些曾经被陈瘸子团伙侵害过的受害者,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勇敢站出来指证,并承诺提供绝对的安全保护;他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外围成员进行监控,追踪其活动轨迹和资金流向;他们甚至冒险策反了陈瘸子团伙内部一个积怨已久、愿意“戴罪立功”的边缘人物,获取了部分内部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份份关键证据被陆续汇集到张龙飞的案头:当年被打伤者的伤情鉴定报告和证人证言;被强迫交易的商户提供的录音和转账记录;秘密拍摄到的陈瘸子团伙成员聚众赌博、寻衅滋事的视频;甚至还有那名被策反的内部人员提供的、记录着部分非法收入和“保护费”去向的秘密账本的副本……虽然关于马卫东直接收受贿赂的铁证还不够充分,但已有足够证据显示其对陈瘸子的犯罪活动存在包庇和纵容。
证据链条正在逐渐闭合。
张龙飞仔细审阅着所有的材料,手指再次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知道,收网的时机正在临近。他必须制定一个万无一失的行动方案,确保将陈瘸子及其骨干一网打尽,人赃并获。
他将这次抓捕行动的代号定为——“利剑”!
利剑出鞘,必将斩断这盘踞在云州城西的毒瘤!
他再次召集专案组核心成员,在一间绝对安全的会议室里,开始秘密部署具体的抓捕方案。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决心。他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抓捕行动,还是新任政法委书记张龙飞在云州打响的扫黑除恶第一枪!
这一枪能否打响,能否打得漂亮,关系到云州未来的政治走向,关系到无数百姓的期盼,也关系到他们每个参与者的前途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