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拿着一字一句誊写认真的经,以及那精美的绣屏,了许久。
晚宴时,酒至酣然,到了众人献上寿礼的高潮。
二皇子送了一幅万里江山图,由前朝著名画家所画,后来战乱流落民间,哪怕是在座的所有大儒、权贵,也只在中记载里听说过。即便是这画的赝品也是价值千金。
这份寿礼让在座无数人两眼放光,有价无市啊!而且这不仅仅是价值的问题!能找到真迹这是圆满了多少文人的人生憾事!
二皇子的寿礼将在座的都镇住了。
轮到赵潜。
两个太监抬了一筐系着红丝带的竹筐子上来,虽然打扮得很好,但的确只是一个普通的筐子……
赵潜无视周围的声音,面不改色地掀开上头的红布。
“哄”的一声,宴席上杂音多了几倍。
“土?”
“的确是一筐土……”
“……”
皇帝面色古怪地着这个儿子,虽然越来越觉得三儿子是个奇葩,但是寿宴上搞这一出,你要是没钱,问老子来借也好啊!穷得就送一筐土……土再珍贵,那也就是个土啊!
赵潜端端正正地磕了头,念了一长串祝寿的词,皇帝牙疼地喊他起来。
赵潜这才开始介绍他的寿礼:“这一筐土是儿子带着王妃和三个儿女一起挖的,女儿还,就让她刨了一个……儿子去年在园子里试着培植土,今年收成,一亩地收了二十多石!”
皇帝的背一下子挺了起来,这产量也太高了!要知道,一亩地的粮食产量绝不会超过三石!
土流行在权贵之间,但是吃的人也不多,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容易饱腹,而且弄不好还会有毒。
赵潜又递上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土不仅产量高,而且能当主食,制作花样繁多而美味,儿子根据这一年经验,编写了土种植要点,还在府中试了十几种做法编成了菜谱,汇编在册。”
皇帝身子已经往前倾了,很快接过了下面递上来的册子,着里头的产量和简单的种植办法瞪大了眼睛,惊喜地连连说好,再到后头的菜谱,一个个新奇的做法,让人馋虫都出来了。
皇帝合上册子,又喊人将土拿上来,笑问:“这都是你们自己挖的?”
赵潜应声:“是!都是我们一家五口亲手一个个从地里挖出来的。”
皇帝笑得十分高兴:“德子,记着,回头让御膳房照着这菜谱,把这些土做了,这都是老三全家的孝心呢!”
张德忠在边上笑着应“是”。
只要懂点治国之道的,都知道赵潜送上了一份多么重的礼,不懂的,皇帝的态度也就明白了,二皇子的万里江山图如此珍贵,皇帝当时的态度都不及此刻笑得发自内心。
再往后的皇子,一个个都送上了稀世珍宝,但是皇帝的态度明显就没有像赵潜送礼时那样发自内心地欢喜和赞赏了。
寿宴过后,有一天恰逢猴子兄弟和赵潜同时休息回家,一家人计划着去城外园子里玩玩,顺便正盛开的野菊。
马车刚走出府门,一个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走到了他们马车前。
皇帝的御前大总管——张德忠。
张德忠笑得一脸褶子:“主子爷让王爷不必拘束,按计划出游,他同你们一块儿!”
赵潜和明澜面面相觑,猴子立刻知道是皇帝爷爷来了,想了想,带着粽子去陪他。
赵潜和明澜当然不会阻拦孩子的孝心。
到了城外庄子,皇帝下了车,笑呵呵地说:“……御厨做不出那味来,我今儿特意来你们家吃吃土宴!”
赵潜和明澜还能说啥,只能一脸受宠若惊地把这老爷子请进去。
路上,皇帝向雁儿:“这就是你那宝贝女儿?”
雁儿含着手指头,大眼睛又黑又亮,好奇地着眼前的老人,长得白净又软萌。
明澜教她喊“皇爷爷”,雁儿眨眨眼睛,笑了开来,软软地跟着喊“皇爷爷!”。
皇帝心里一下子软了,终于理解老三为什么这么宠这个女儿了,连带着两个孙儿也是如此,一路上三句话里有两句是“我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