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台上此女名为杜丽娘,与角色同名。
之前因为陈年刚来所以给的钱不多,也就是之前那个厨师的六成,但眼下陈年有这个水平。
而在这一众的昆曲之中,小杜丽娘尤其喜欢牡丹亭这一出戏。
人群中忽然爆发出喝彩的声音。
等到演出开始的时候,管彩匣人、各个管事的就可以过来吃饭了。
“那太好了!”
虽然这种情况有违春雨班的初衷,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如今,杜丽娘依然是闺门旦、泼辣旦的首选,甚至她还学过正生、青衣等的方向。
自己都还不够吃呢。
对于它们来说,不管肥肉瘦肉那都是肉,能吃到肉就不错了。
于是,陈年把厨房收拾好之后,就来到了台前的角落里。
有了第一波人的宣传,第二波过来的人满怀期待。
可哪里会有人给他?
主要是这三道菜的分量也都不少。
以及掀门帘等的事物,这个时期演员上下场均由舞台正面的左右两门出入,门上挂有门帘,因此在上场门和下场门各设一打门帘人,专门负责为演员上下场撩放门帘。打门帘并非是简单的一放一撩,而是非常讲究时间上和尺度上的准确性,熟练的打门帘人能为演员的出场和亮相增添光彩。
至于遗漏的墙根处就是陈年和那些穷苦人了。
估计再过一个小时左右戏就该唱完了。
但是大锅饭吃完就无所谓了。
而且比这次来的还有总管事,在吃过陈年的土豆红烧肉后,当场拍板说要是以后都能按照这个标准,就给陈年涨工资!
陈年连忙回到厨房去准备食物。
而且在看戏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很安静,在这里出声是那些体面人的特权。
很快这一批人吃过晚饭之后就去忙活了,戏马上开始,这些管水锅的、检场的、打门帘的、乐师等等人都得去候着了。
能涨工资陈年自然是愿意的。
开口声音如同黄莺出谷,听入人耳中仿佛潺潺山泉流淌而过。
厨房里面还有一些芦蒿,这个可以清炒。
可是现在肉做的好吃了,平常那些不太愿意吃肉的也开始吃了,所以他们每个人感觉就有些不太够了。
台下已经坐满了人,有穿着时髦的读书人,也有看起来满脸沟壑纵横的穿着短褂的干力工,也有一些富家老爷、太太、小姐。
台上的杜丽娘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头戴珠花,穿白底花衫素花裙,模样清秀婉约。
眉眼之间朝气尽露,但言辞言语之间又是闺门楚秀。
剩下没有吃饭的一共也就七八个人。
但是陈年有。
“承蒙各位抬爱,明天再给大家做点好的!”陈年说完,众人脸上纷纷露出喜色。
做不好,只能是厨师的原因。
彩绣鲜衣,京腔忙唱起。
毕竟在这些科班之内,一个人演多个行当都是很正常的。
这名字是班主起的,当初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就被卖到了戏班子里面来,当时同样年轻的班主李富春见这孩子机灵,模样俊俏而且嗓音好,于是就将其留在了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