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涛和李雪回到局里以后,奇怪的事情也随之而来。
一连三天,网上的网友都知道了赵云澜保释的事情,可审判者却无动于衷,就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审判者的这一行为,也让杨涛意识到审判者可能在预谋什么大动作,所以也让张天明安排人盯着赵云澜。
这是其一,其二是一直在警方保护下的宋有为。
因为审判者好几天没有出现,这家伙就以为审判者已经忘记了他,所以就让人给张天明带了话,“张警官,我想出去走走。”
“这是他的原话?”杨涛听到后,很是诧异。
“对啊,这就是这家伙的原话。”张天明很肯定的说道。
“我去见他,我正好也有事情想要问一下他。”杨涛决定他代替张天明去见宋有为。
于是乎,杨涛和李雪来到了宋有为目前所在的安全屋中。
宋有为一见到杨涛,就迫不及待地主动靠了过来,“杨警官好,怎么样?我可以出去了吧?每天都待在这里,我都要疯了!”
为了保护宋有为的安全,张天明否决好宋有为提出的想要出去放风以及更换房间的要求,这么做纯粹是为了防止宋有为出什么问题,毕竟没人知道审判者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更重要的是,如果宋有为想要出门,那就意味着警方需要加派人手去保护他。
“我能问问,你出去是想要做什么?约会?散心?还是有一些别的我们不能知道的事情?”杨涛坐了下来后,就问着宋有为。
“待不住了,太无聊了!”宋有为直接回答道,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但是杨涛自然不会相信,宋有为是因为待不住太无聊这个理由想要出去的。
杨涛扭头,对李雪说道:“你去跟他们说一下,以后让他们在房间外面保护就行,除了不能出去,不能随便见人之外,其他的要求适当可以满足一下。”
当李雪走过去对几个便衣交谈的时候,杨涛对宋有为说道:“你要知道,审判者好几天没有动静不代表他们就这么放弃了,这样反而预示着他们在预谋更大的事情!”
宋有为听后,沉默了。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对我们还有什么隐瞒,我觉得审判者并不会只因为你打了几场官司就对你下手的!”杨涛这时,也问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他之所以想来,就是想看一看,能不能从宋有为这里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没有,我真的什么都没有做过,我能不能出去走走?就怕就一会儿都行!”宋有为否认了杨涛的问题,然后又对杨涛提出了他的诉求。
“出去是不可能的,不过宋先生有什么诉求可以提,我们会尽可能满足的。”杨涛听后并没多大反应。
不过,从宋有为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杨涛还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宋有为不敢直视杨涛的眼睛,同时还有些紧张。
这就说明,宋有为这里的确瞒着事情。
至于杨涛为什么会认为宋有为有所隐瞒,那还是因为赵云澜的律师郭文,他和宋有为是同事,而且二人经历也极为相似。
打过的一些案子,都相差不离。
就比如,郭文曾经打过一个案子,是一起强奸案,所有证据都显示是男方强奸的女方,但就是因为女方作为男方的秘书,穿着打扮上有些开放,什么短裙、瑜伽裤啥的。
毕竟现在都21世纪了,这也没啥,爱穿什么是人家的自由。
结果郭方就抓住了这一点,一口咬定女方对男方有过性暗示,还反问:“公司有过明确规定,不得穿过于暴露的衣服上班,文总也曾对女方进行过提示,可女方为何依旧我行我素?试问假如说在场的各位是文总,一个女孩儿时常穿着这种服饰出现,诸位会不会觉得是性暗示?”
这只是其中一个点,另一个点是公司聚会,结果那晚男方司机家里临时有事来不了,本来是同事说要去送的,结果女方说她来送,然后就出了这么个事儿。
而且,女方还是事发的下午才报的警。
最后郭文凭借着这些点,硬生生说成了是女方主动勾引的男方,想敲诈勒索未果。
巧的是,男方真的在报警前给女方转了一笔钱,最后女方也收了。
这件案子最后是男方胜诉,而女方在结案几天后被人发现在家里割腕自杀了……
当杨涛看见这个案子的时候,也是火大。
什么时候女性穿瑜伽裤,竟然也可以成为性暗示?
对比一下的话,郭文的行为是不是跟宋有为如出一辙?
哦不,是比宋有为更加可恶!
宋有为虽然跟孙果果的死有关联,但关联并不是太大。
反之郭文,他不仅间接逼死了那位姑娘,还给女性打上了不好的标签。
这么一对比的话,那么郭文是不是应该比宋有为更符合审判者的审判标准?可为什么审判者却唯独盯上了宋有为?
最开始,杨涛真的以为是因为孙果果的缘故,婆审判者才盯上了宋有为。
现在一看,似乎另有隐情啊!
“那我什么才能出去?”宋有为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你要知道,警方不是圈禁你,是保护你,也是你自己主动提出要寻求保护的!”杨涛对宋有为郑重解释了一番。
好家伙,当初寻求警方保护的是你,现在不想了也是你。
宋有为听了以后,没有在说话了。
杨涛看了看宋有为,说道:“好好想想,如果有什么可以直接联系我!”
说完,杨涛起身就离开了房间。
“辛苦大家了,希望大家可以盯牢一点,有什么情况可以立即联系李雪。”除了房间,杨涛就对门外几个保护兼监视的警察说道。
“收到,其实本来挺正常的,可是不知道今天早上跟谁打了电话就这样了。”其中一个警察对杨涛说道。
“多加注意一些,不排除他可能会想办法偷偷的出去。”这并不是杨涛危言耸听,毕竟宋有为有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