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秋回到房间,修炼了一小会。吃完晚饭后,在院子里走走消消食,然后睡觉去了。
天亮后,丹峰渐渐热闹起来。
林知秋洗漱后,来到师尊处。
刘启瑞穿着很正式。束发的是金镶翠玉巾环和白玉簪。穿的是土黄色黑边的大袖法袍,一根玉石腰带束在腰中间。上面系着块白玉佩吊在右边,玉佩的系带金丝织成,紫色的流苏。脚踩登云鞋,腰挂紫金剑。
嗯,很好看,很仙气。
林知秋给师尊行礼:“师尊今天穿的真好看。”
“哈装门面的,正式场合穿一下。徒儿,待会行拜师礼后,为师也会赐你一套亲传弟子装束。”
林知秋:“那弟子给师尊要送什么礼物。我也没得东西,只来个人。”
刘启瑞:“不用,简单点。主要是让众人认识下你,以后在宗门内行走,减少麻烦。等下拜师不用跪,弯腰行礼就行,修仙与天争,与人争,与万物争,我们修仙者不用那套俗礼。”
“哦,那好吧。”
这时长老钱浩来阁楼外面:“师兄,拜师仪式已在演武场准备完毕,参加仪式的人差不多都来了。正等着您和师侄过去。”
刘启瑞:“好,知秋,我们去演武场。”
刘启瑞、林知秋不一会就来到了演武场。演武场来了很多人。长老们都来了,长老们的亲传弟子只要在门内没闭关的都来了。
有人看见刘启瑞来了一时议论纷纷:“丹峰峰主举止优雅却又风度翩翩,一派仙风道骨。旁边那小孩是他这次招收的弟子吧,很有精神。”
“听说峰主新收的弟子火木中品双灵根,妥妥的炼丹灵根。”
“火木中品双灵根,又不是没有,凭什么他能成峰主亲传”有人嫉妒道。
“这是峰主游历在外带回来的,可能是缘份,亦或是峰主亲戚。”有人说道。
“他们走近了,别说了。”
演武场正中间有一擂台,平时弟子在上面比试切磋。
今天全铺上了红地毯。擂台的两边摆满了椅子,椅子前有长条桌,上面摆了些装满灵果的盘子,还有灵茶。
擂台正中上端有一小台,上面挂着仙竹门祖师画像。画像前面左右两旁各有一把太师椅。
刘启瑞和林知秋,走到擂台边从台阶走上去。
刚站定,就听到有人喊:“你们看,门主和大长老来了。”
“连门主都来了,真给刘峰主面子。”
“那可不,不对,每位长老收第一个亲传弟子时,门主都到场。”
“原来如此”
赵敬堂:“师兄,门主他们来了,我们开始吧。”
刘启瑞:“好,师弟,你主持一下。”
赵敬堂:“丹峰峰主今日收徒,仪式开始,请门主、各位长老入座。”
门主和刘启瑞走向祖师画像前的椅子,门主右边,刘启瑞左边。
各长老和他们的亲传弟子也走向擂台两边的椅子,长老坐,各弟子则站在自己师尊的后面。
林知秋则被安排到擂台下面台阶处站到。
这时,赵敬堂喊:“丹峰弟子林知秋拜师开始,请上台。”
刘知秋踏着台阶缓慢登台。
登上台后,赵敬堂又喊:“请洗手。”
林知秋刚上台的那儿有一个洗脸架,上面有一铜盆,里面有水,架子上还有一条干毛巾。
林知秋象征性的洗了下手,用帕子擦干。
赵敬堂:“正衣冠,拜祖师。”
林知秋从头到尾整理了下衣冠,走到祖师像前,弯腰行拱手礼。
赵敬堂:“拜师开始,请峰主上座。”
这时刘启瑞已坐在椅子上。
林知秋上前弯腰行拱手礼,并从孙宛莹师姑手上接过递上来的灵茶敬给刘启瑞:“徒儿林知秋请师尊喝茶。”
刘启瑞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然后站起身来说道:“我刘启瑞在外游历,遇到林知秋,当时他是个爱瞌睡十二岁的小家伙。我经过探查原来他灵魂强大,差不多有炼气期圆满的强度。那时肉体已有损伤,唯有修仙才能活命,刚好他有灵根。于是我带他回门派,经测灵石检测火木双灵根,火五寸一,木六寸五,加上灵魂强大,此乃天生的炼丹天才,得之我幸,特此收为我的亲传弟子。”
众人:“难怪,火木中品双灵根,强大的灵魂,等产生了神识,那炼丹还不是手到擒来。”
“炼丹要什么,就是要对应的灵根和强大的神识,刘峰主捡到宝了。”
“羡慕嫉妒恨啊。”
赵敬堂:“师尊赐弟子拜师礼品。”
这时刘启瑞端着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盘子,盘上放着折叠好的一件法袍,主打白色。一柄中品法器剑。一块银色的亲传弟子令牌。一套含有基础炼丹资料的玉简。
林知秋弯腰伸双手接过盘子,看了几眼连盘子一起收进储物袋。
赵敬堂:“拜师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