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明家的房子是妻子的单位分配的,在一栋地段很好的老洋房里。
街道老墙上,褪色的“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标语已经被被用白漆覆盖,新刷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鲜红大字。
这座老洋房被各种分割,就像京城的众多大杂院一样,里头住着将近二十户人家。
原本的花园小院都被搭建的各种设施占据了,有晾衣杆,公共厕所和公共厨房等。
朱国明家在二楼,大概有三十平米,自己隔出了一房一厅。
里面十平米的房间给了儿子,夫妻俩的床放置在客厅里,再加上沙发茶几等家具,客厅显得很是拥挤。
“房子比较小,不要嫌弃啊。”
苏元正看了看房子,说道:“这是单位分的房子吧?有单位就是好呀,住房都给解决了,刚才听旅馆的人说,这一带是最好了地段了。”
朱国明苦笑道:
“苏大哥,你就不用安慰了,这房子住起来什么样我还能不知道吗?手碰手,脚碰脚的,哪里有你们个体户自己买的大房子舒服。
这是我夫人单位分的,我在服装厂工作,充其量就是个打工的。
我要是能像师兄们那么有本事,开个服装店,也就能给妻儿改善改善生活了。”
朱国明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篮子的食材,要去楼下的公共厨房做饭,让他们在家休息一下。
父女俩自然是不想干坐着的,便一起来打下手。
“听阿四师兄说,苏大哥你是开大饭店,手艺肯定是比我好,但是我来这生活了这么久,本帮菜我肯定拿捏得更好的。”
他们到厨房的时候,有一个阿姨正好端了菜回家,看到朱国明后说:
“国明啊,你那个汤阿拉帮你关好火了啊。”
“欸~赵阿婆,多谢哦~”
公共厨房里挤着好几户人家在忙碌,灶台上炖着汤、炒着菜,烟火气十足。
朱国明掀开汤煲的盖子,鲜香味随着热气涌出:“煲汤需要时间,我就提前炖下了,让邻居帮看火。
现在天气不合适,要是春天来,我就给你们做腌笃鲜,冬笋不比春笋合适。”
今天他要做红烧肉、糖醋小排和砂锅糟香鱼头和招待父女俩。
对本帮菜的调味上苏元正是陌生的,但他可以帮着切配,朱国明负责炒菜,这样子效率高了不少。
就在这时,楼上传来一阵争吵声,接着是"砰"的摔门声。朱国明摇摇头:"又是三楼的老王家,为了抢厕所天天吵。"
苏渺注意到厨房的墙上贴着一张发黄的《厨房使用公约》,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户使用的位置和时间。角落里堆满了各家的煤球炉,墙上挂着编号的菜篮子。
在热油入锅的滋啦声中,朱国明手腕一抖,裹着糖色的五花肉在锅里翻出琥珀色的涟漪,他动作利落的翻炒着,平时家里都是他做饭,这些都是妻儿爱吃的菜。
苏元正倚着斑驳的水泥灶台切姜丝,刀刃与案板碰撞的笃笃声混着隔壁飘来的葱爆香气,将逼仄的厨房填得满满当当。
毕竟是开了几年餐饮店的,刀工卓绝,不一会儿就把需要协配的食材都处理好了,凑过去看朱国明炒菜。
朱国明也不吝啬,和他说起这菜的做法:“一定要先炒好搪塞,这酱油要分三次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