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蝶心中默默想道。
“那为什么他们要说万敌是个逃亡者,他不可能做出逃跑这种行为吧?”,穹看着一脸了然神情的遐蝶问道。
穹可不认为那个万敌,会是个逃避战争,逃避死亡的懦夫。
他应该是那种会和死亡进行角斗的家伙。
“不,万敌阁下带领悬锋人离开并非是怯懦的选择,他是为了族群的延续。要知道,当时的万敌阁下可是悬锋城最为耀眼的英雄”
“在那之后,万敌阁下会重返悬锋,杀死【欧利庞】王”
亲手弑杀他的父亲。也就是现任的悬锋国王——【欧利庞】
遐蝶回想着过往的记忆,将万敌的过去讲述给穹听。
“在那之后,剩余的悬锋人也随着万敌阁下陆续离开了悬锋城,加入奥赫玛”
“事后。那陷入疯狂、不分敌我的纷争泰坦,则证明了万敌阁下的决策是正确的,他让悬锋人延续了下来”
------
弑父,亡国以及挑战神明。
前两条若是放在东方来看,可谓是对于社会伦理纲常的巨大叛逆。
是要被人人唾弃的行为。
不过,虽说少但也并非没有。只不过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比起来,倒是不值一哂了。
而第三条,即使放到伦理下限极低的古希腊,也是要遭受众人摒弃的【罪名】。
就如苏格拉底,他被处以极刑的罪名之一,就是不敬神明。
转到东方
因后世儒家的文化氛围,人们自然对遐蝶讲述的万敌的过去有所皱眉。
“怎么经遐蝶这么一讲,万敌身上好像全都是些有悖伦理的行为这、这不该是被臣民群起而攻之才对吗?”
“弑父杀君,背弃家国这简直是无父无君!悖逆人伦的小人行径!”
但在以上这些质疑的声音之外,自然也有理性去看待的人。
毕竟弑父杀君虽然在东方不被提倡,但也并非没有出现过,而且对于这种行为还有一个词汇【诛杀一夫】。
不过【诛杀一夫】这个词汇,说到底还是属于一种为君王开脱的解释,因为孟子将反抗无道君王的行为转化成对暴政的反抗。
在某种意义上,他将君王和无道分离开了。君王是君王,暴政是暴政,只要暴政消匿君王也就无错了。
战国时期
墨子则对万敌的这种行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从天幕所展现的故事来看,万敌心中那股傲气绝非作假。
因此墨子断定他绝不可能是一个懦弱,贪权的可耻小人。
“这背后应当是有什么缘由才对,是君王无道,还是万敌与他父亲之间产生了某种不可调节的冲突?”
“杀死自己的父亲,灭亡自己的国家,挑战自己的神明。若万敌的行为在悬锋人看来真是那般罪不容赦的话”
“那后世的奥赫玛内,那些悬锋人又怎么会继续尊称这位悬锋王嗣呢?这岂不是矛盾所在”
“人们不反对,不正是说明他们不觉得万敌的行为,有什么错误存在?”
墨子毕竟不是西方人,他能想到的原因无非是这位名叫【欧利庞】的君王,在后面的治理中做出了些无道暴虐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