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飞一头扎进信访局的故纸堆里,就像一个憋着劲儿的矿工,非要从这看似废弃的矿坑里挖出点真金白银来。他带着信访局那几个被他敲打后不敢再明着摸鱼的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分类、登记、核对那些积压多年的案卷。
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那个半死不活的县纺织厂,另一个问题也像水下的暗礁一样,逐渐浮出了水面——扶贫款项的使用问题。
好几份来自不同乡镇、不同村庄的信访材料,都或明或暗地提到了扶贫款的事儿。有的村民反映,上面年年说拨款扶贫,又是修路又是搞养殖,可雷声大雨点小,要么项目搞了一半就没了下文,要么就是建起来的东西根本不顶用,钱花了不少,老百姓却没得到多少实惠。
比如,有个偏远山村的村民写信说,前年上面拨了一大笔钱,说是给他们村修一条能通卡车的水泥路,方便山货运出去。结果呢?路是修了,可没用半年就坑坑洼洼,别说卡车了,就是拖拉机走都费劲,质量还不如原来的土路结实!村民们怀疑这里面有猫腻,可找谁说理去?
还有个村子反映,县里扶持他们搞什么“特色养殖”,建了好几个养殖大棚,报纸电视上都宣传了。可实际上呢?大棚建好后就一直空着,根本没引进什么“特色品种”,倒是有村民看见有人偷偷把盖大棚的好钢材给拆走了!
这些反映,让张龙飞想起了之前在旯村听到的那些抱怨。当时他只觉得是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在看来,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扶贫款,那可是国家专门拨下来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救命钱”!如果连这笔钱都有人敢动手脚,那问题就太严重了!
他心里隐隐觉得,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他决定,要先把扶贫款的账目查清楚。
他直接给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简称扶贫办)打了个电话,要求他们提供近三年来全县所有扶贫资金的拨付明细、项目立项报告、资金使用凭证和项目验收报告。
扶贫办主任叫孙大海,是个看起来四十多岁、戴着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中年干部。接到张龙飞的电话,孙大海的态度那叫一个恭敬,满口答应:“好的好的,张书记,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这些资料我们都有存档,我马上让人整理,尽快给您送过去!”
没过两天,厚厚的好几摞材料就送到了张龙飞的办公室。
张龙飞放下手头其他的案卷,开始仔细翻阅这些扶贫账目。
从表面上看,这些账目做得相当“漂亮”。资金拨付有文号,项目立项有报告,资金使用有发票,项目完成有验收单,各种手续一应俱全,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是,张龙飞是谁?他可是有着十几年后记忆的人!前世他在省里工作时,也接触过一些涉及扶贫领域的审计案件,对于这里面可能存在的猫腻,他心里门儿清!
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些疑点:
项目虚报、套取资金。有些项目名称听起来很高大上,比如“xx村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预算动辄几十上百万,但具体实施内容却语焉不详,验收报告也写得含含糊糊。张龙飞严重怀疑,这些项目很可能就是为了套取国家资金而编造出来的空壳子。
发票造假、虚增成本。在一些工程项目的支出凭证里,他发现不少发票号码连号,或者开票单位可疑,涉及的材料、设备价格也明显高于市场价。这很可能是通过虚开发票、虚增工程成本的方式来套取资金。
资金层层转包、截留挪用。从账目上看,很多扶贫项目都委托给了某些公司或者施工队来具体实施。张龙飞猜测,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每一层转包都会扒掉一层皮,真正用到项目上的资金还能剩下多少?甚至,有些资金可能根本就没用到项目上,直接被挪作他用了!
看着这些看似“规范”的账目,张龙飞心里冷笑。这帮人,做假账的水平倒是不低!可惜,他们遇到了他张龙飞!
光看账本是看不出真相的。必须实地核查!
张龙飞决定,搞一次突然袭击。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连县扶贫办都没通知,只是叫上了那个在信访局被他“收服”了的、干活还算麻利的年轻干事小赵,再加上司机,三个人开着那辆不起眼的桑塔纳,直接奔着账目上显示投入资金较多、但信访反映问题也比较突出的几个乡镇去了。
他们去的第一个点,就是那个号称投入了八十万修建村级公路的山村。
到了地方一看,张龙飞差点没气乐了!
眼前的路,哪里是什么水泥路?就是一层薄薄的劣质沥青铺在原来的土路上,很多地方沥青都已经剥落、开裂,露出下面坑坑洼洼的路基。路面最宽的地方勉强能过一辆小车,窄的地方连会车都困难。一阵风吹过,尘土飞扬。这哪里值八十万?张龙飞估计,连二十万都悬!
他找到村里的老支书(一个看起来还算朴实的老人)了解情况。老支书唉声叹气地说:“张同志(张龙飞没暴露身份,只说是县里下来了解情况的),这路啊,修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不对劲!那包工头拉来的料根本不行,干活也偷工减料,我们反映给乡里,乡里说这是县里定的工程队,他们也管不了。结果呢?路修好不到三个月就坏成这样了!八十万啊!真是造孽!”
离开这个村子,张龙飞脸色铁青。
他们又去了那个号称投入了五十万搞“特色养殖扶贫基地”的村子。
结果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所谓的“养殖基地”,就是几排用石棉瓦和空心砖搭起来的简易棚舍,里面空空如也,地上长满了杂草,角落里还堆着一些破烂。别说“特色品种”了,连根鸡毛都看不到!
找村民一打听,才知道这基地从建好那天起就没用过!当时说是要引进什么山鸡、孔雀,后来又说资金不到位,再后来就没人提这事儿了。那五十万扶贫款,就像扔进了水里,连个响儿都没听到!
一连跑了三四个乡镇,抽查了五六个扶贫项目点,情况煤都小异!要么是工程质量低劣得令人发指,要么干脆就是子虚乌有的空壳子!账目上那些白纸黑字的投入资金,和眼前这触目惊心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张龙飞的心,像是被浸在冰水里,又像是被烈火灼烧!
他现在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安民县的扶贫款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雁过拔毛”现象!
国家的钱,老百姓的“救命钱”,就这样在层层下拨的过程中,被那些胆大包天的蛀虫们一层层地截留、克扣、挪用、贪污!真正能落到实处、用到贫困百姓身上的,恐怕连一半都不到!甚至可能更少!
这背后,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很可能是一条从县里某些部门,到乡镇,甚至到村一级的腐败链条!他们相互勾结,上下其手,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当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唐僧肉”!
想到那些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老百姓,想到石旮旯村那些麻木无助的眼神,再想到眼前这些被蛀虫们啃噬得面目全非的扶贫项目,张龙飞只觉得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直冲头顶!
岂有此理!简直是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