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城返回安民县的车上,张龙飞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青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引凤还巢的计划开了个好头,那些在外打拼的安民骄子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让他备受鼓舞。
可他也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吸引资金,光靠热情和优惠政策还不够,安民县必须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过去那种靠山吃山、挖矿卖资源的粗放模式,或者招商引资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捡到篮里都是菜”的做法,张龙飞是坚决不认同的。他前世见过太多因为短期利益牺牲环境,最终导致发展陷入困境、百姓深受其害的例子。安民县本就生态脆弱,如果再走那样的老路,无异于饮鸩止渴,断了自己的后路。
“咱们安民有什么?”张龙飞在心里盘算着,“山多,地少,交通不便,这是劣势。但换个角度看,这里生态环境相对破坏得少,空气好,水质也不错(前提是之前那些小污染企业彻底关停整顿后),还有不少独特的中草药资源、山货特产,这些算不算优势?”
结合他重生带来的先知先觉,张龙飞知道,未来的华国,对生态环保会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绝不是一句空话。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产业,这些在未来都会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安民县守着这片绿水青山,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新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得给安民量身定做一套发展方案才行。”张龙飞打定了主意。回到县里后,他没有立刻投入到具体的项目谈判中,而是组织县发改、农林、水利、环保、旅游等部门的骨干力量,加上他从信访工作中发掘的李强、王娟等得力干将,一头扎进了新一轮的深入调研和规划论证中。他们翻山越岭,走访农户,请教专家,反复研究讨论。
几天后,一份题为《关于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安民县特色绿色产业的战略构想》的初步方案,摆在了张龙飞的案头。这份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摒弃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旧模式,立足安民县独特的山地生态资源,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绿色有机农业(包括特色林果、高山蔬菜、生态养殖等)、中草药种植与精深加工、以及生态文化旅游。
方案一出,张龙飞立刻将其提交到了县委常委会上进行讨论。他知道,这必定会触动一些人的传统观念和既得利益,一场争论在所难免。
果不其然,在常委会上,当张龙飞详细阐述完他的“绿色发展”新思路后,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便响起了不同的声音。
最先提出质疑的,还是那位与张龙飞一直不太对付、代表着某些本土守旧看法的县长赵立东(虽然权威受损,但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仍有发言权)。“张书记,你这个思路听起来很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没错。可咱们安民县底子薄,财政困难,搞农业、搞旅游,投入大、见效慢,规模也上不去。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老百姓等不及!我看,还是得想办法引进几个大点的工业项目,先把gdp和税收搞上去再说!”
赵立东的话引起了部分常委的附和,尤其是那些分管工业或财政的领导,也觉得张龙飞的方案有些“不切实际”、“太理想化”。他们更习惯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厂烟囱和税收数字。
面对质疑,张龙飞显得很平静。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先给大家算了笔账。“同志们,我们算一笔账。引进一个普通的工业项目,可能短期内税收是上来了,但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是多少?对老百姓健康的损害又是多少?这些隐性成本,我们算过吗?更何况,现在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那些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还能活多久?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把麻烦留给子孙后代!”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发展绿色产业,不是说不要工业,而是要有选择地发展。我们要发展的是符合环保要求、技术含量高、能带动本地资源深加工的新型工业,比如中草药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至于说见效慢,我认为也未必。现在人们对健康、对生态的需求越来越高,绿色有机农产品、道地药材、生态旅游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只要我们规划好、引导好、做出特色、打响品牌,完全可以形成可持续的增长点。这不仅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更能保住我们安民最宝贵的绿水青山!”
他结合调研实例,生动地描述了发展有机茶园、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特色民宿旅游等项目的具体前景和带动效应,并强调这些产业能够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和普通农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他还巧妙地提到了省里最新的扶持政策,正是向绿色产业和生态补偿倾斜的。
纪委书记钱卫国首先表态支持:“我赞同张书记的思路。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滋生新的腐败土壤。绿色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们纪委倡导的廉洁发展理念。”
组织部长孙海涛也点头道:“发展绿色产业,需要引进新的人才和技术,这与我们‘引凤还巢’的工作也是契合的。我们可以围绕这些产业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去引进人才。”
其他几位常委在听了张龙飞的详细解释和钱、孙二人的表态后,也开始转变态度,觉得这个思路确实更符合安民的长远利益。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县委书记周启明身上。周启明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龙飞同志的这个构想,经过了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站位高,思路清,符合和省委的精神,也切合我们安民的实际。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这条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方向是对的。我原则上同意这个战略构想。当然,具体实施起来,还要进一步细化方案,稳步推进,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周启明的一锤定音,标志着安民县新的发展方向基本确立。虽然赵立东等人心中可能仍有不服,但在大势所趋之下,也无法再公开反对。发展绿色产业,走生态立县之路,逐步成为了安民县新的发展共识。
会议结束,张龙飞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知道,提出思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蓝图变为现实,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是更严峻的考验。但他充满信心,因为他相信,只要路子对了,安民这片沉寂的土地,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生机!